近期,一系列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受到国内外各方高度关注。
从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9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多个高规格部级新闻发布会的召开,都向市场释放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积极信号。例如,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明确研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可以预期,随着存量政策的有效落实、增量政策的加力推出,一系列重磅政策“组合拳”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具体来看,在10月12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考虑。按照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
在10月8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此外,将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等内容。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不过,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这既需要各方全面客观冷静地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同时又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此前金融政策的落地和上述两场新闻发布会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政策“组合拳”的接连打出,将有效提升各方对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预期。
近期多项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发展“稳”的主基调没有改变。从8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44万人,同比多增2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增长较快,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带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1.3%、26.6%;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7.7%。
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同样热情高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20.08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4.1%;全国景区等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7%,多地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21亿元。同时,大批消费者更是抓住了家电等商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补贴红利。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67%,其中,电视、空调等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80%,电脑整机销售额同比增长52%。此外,受节前发布的多项楼市利好政策推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消费者购房意愿明显回暖。
这些经济数据无疑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提供了有力证明。近期,国际机构也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显示出全球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认可。安联基金总经理沈良表示,尽管过去几年市场面临挑战,但安联一直看好中国,因为中国的工业能力、劳动力灵活性、技术实力和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没有改变。高盛中国联席主管范翔表示,高盛一直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潜力。高盛的全球战略在中国持续投入,是基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地位,同时,鼓励其客户亲自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市场。
整体来看,“超预期”是市场机构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作出的总体评价。虽然当前经济仍面临一定挑战,政策取得成效也需要一定时间,但在政策“组合拳”的持续推动和相关经济指标给出的积极信号下,市场各方仍对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了信心。
(据《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