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高温来势汹汹,管理服务要跟上节奏
2024年06月18日 10时10分   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热热热! 6月才刚过半,全国多地气温已连续突破40℃,“炎值”爆表。不少网友惊叹,“烧烤”模式来得猝不及防。

今年的高温天气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热死人”并非戏言,就在几天前,江苏一名女孩徒步登山时不幸中暑身亡,令人扼腕。而近几年,夏季高温引发的热射病已显著多发,不能再掉以轻心。

高温来势汹汹,不仅威胁民众健康和生命,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经济社会正常运行都造成巨大挑战。最近,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地的旱情让人忧心。

近年来,几乎每个年份都成为“史上最热”。气象专家表示,极端高温等现象出现频率加快、周期日益缩短。气候形势变化快,我们的相关管理服务机制不能因循守旧,也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动。

6月13日,在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华北分公司一项目工地,项目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人休息区发放酸梅汤。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比如,针对外卖小哥、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这些不得不在高温下工作的群体,是不是能尽早提供相关保障。北京市日前就要求,最高气温达40℃以上须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气温在37℃~ 40℃之间,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等。对这样急民所急的快速响应应当点赞,期待其它地区也能迅速跟上。

高温凶猛,对全社会都是一次严肃大“烤”。无论是预警信息发布,超负荷用电、用水等突发情况应对,还是医疗、环卫等系统的服务保障,公共场所的纳凉设置等,都需要尽早规划,做好预案。

极端气候增多,形势变化加快,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体系要“跟上节奏”。以底线思维应对极端天气,把预案做得更充足,把困难和影响考虑得更周全,把措施安排得更细致。如此,才能提升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减少高温干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