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规范适老App 摆脱诱导陷阱
2021年04月14日 09时52分   山西日报

工信部4月7日发布《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要求,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不得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同时,移动应用程序中应无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老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令人愤慨。一直以来,人们看新闻、看小说时,手机里总会自动弹出一些“有病毒”“内存严重不足”等“安全提示”。多数老年人不知有诈,就会下意识地按照提示点击下载清理软件,但是刚用这个软件清理完,新的风险提示又弹出来了,要求下载新的清理软件。这样循环往复,App越装越多,手机反而越清理越慢,电池也变得不再耐用。有关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无良软件诱导安装的套路。

事实上,这些App不仅没有什么清理效果,反而偷偷大量获取手机里的信息,并且利用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红包领钱、金币赚钱、走路挣钱等低俗、劣质甚至是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的“赚钱任务”而浑然不知,当发现广告标榜的高收益迟迟难以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时,已悔之晚矣。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达11.2%。据此推算,全国2.5亿老年人中,仍有1亿多老人未能跨越“数字鸿沟”,面临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我省发布《山西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这对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不掉队,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无疑是福音。需要警惕的是,广告弹窗背后的“安全陷阱”,很可能使得一些老年人刚跨过“数字鸿沟”,又沦为网络江湖的“韭菜”,不但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带来遭遇网络电信诈骗的潜在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规范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手段和风险控制措施,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对于网站、手机应用等智能终端产品来说,适老化改造不应仅限于放大字体、调高音量、简化操作,更需要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老年人规避安全风险。

针对当前互联网应用中强制广告较多,容易误导老年人的问题,工信部明确要求,规范适老版网页,App禁止广告弹窗、诱导类按键,从源头堵漏,无疑很有必要。“让老人远离诱导下载、诱导付款”是一切适老化互联网产品的应有之义,相关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安全放心的互联网服务。

张淳艺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