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下学了,可家长们还在上班,怎么办?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同时明确,学生可带手机入校,但禁止带入课堂,要实行统一保管……一系列举措走心、暖心,特别是课后延时服务,让家长和孩子们充满期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省在去年年底便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方面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劳务报酬,另一方面强调自愿原则,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和补课,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育部此次新闻发布会还强调,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这方面,太原市在去年10月率先提出并实施。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更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为孩子减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科普、艺术等各类活动,是很重要的方面。因此,一定要确保延时放学后的课后服务,不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课外作业负担。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会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延迟放学等是为家长减负,但真正落到实处还得切实为学生减负,根本在于全面落实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切实用好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城北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