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我国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抓手。
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但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我国国情农情、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和升华。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动能不断积聚、条件更加充分,我们要找准着力点,切实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执行各类引进人才政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2018年末,山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85%。随着产业发展向城市集中,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增强。2018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9万人。
要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元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我省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组织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实施了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在11个市的103个县(市、区)建设了4463个行政村的光纤网络。2020年我省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要着力推动要素有效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多业态相互融合、多元发展的机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模式,将城乡相关产业进行结合,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城镇化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当然,还需要多方面发力,尤其是要重视城乡融合发展中“人”的因素,充分挖掘各方潜力,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只有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才能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王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