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反对浪费有了法治保障
2021年01月19日 08时10分   文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批示。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想在自己手里端得稳、端得牢,一方面要促进粮食生产的高质和高效,另一方面也要力行节约、惜粮爱粮。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确保我国这个人口大国能够人人不愁吃、不愁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过去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我们审视粮食安全问题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国乃至各国在此问题上的弱项和短板。和平年代,安逸富庶的生活使很多人都渐渐淡忘了缺衣少穿、食不果腹的贫苦日子,铺张浪费、奢侈摆阔成风,粮食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使每个人都再次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危机无处不在,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稳步前行。

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只靠宣传、教育和引导,显然远远不够。从长远来看,还需要强化法治的力量。只有让制度长出“牙齿”,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和优势。

这次国家将以法律的形式制止餐饮浪费,无疑是在厉行节约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在粮食安全领域的落实和践行,是法治思维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此次法律草案虽尚在初次审议阶段,但相关报道一出,旋即引发舆论热议,足以说明在我国,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正日趋浓厚,依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正在成为全民共识。

当然,用法治来引领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也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在制定法律、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应注重引领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制度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制度权威。只有将制度执行到位,节俭之风才能大获成效。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