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舌尖上的任性须靠法律遏制
2020年12月25日 08时59分   新华网

“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违反规定的,责令整改,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12月22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

反对食品浪费进入立法,意味着节约粮食不再是呼吁和号召,浪费也不再只是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的不良现象,而是一个具有强制性、可依法予以惩处的法律问题。古话讲“衣食足而知荣辱”,可历史和现实也表明,一旦食足饭饱,不少人往往将节约的美德丢到脑后。近些年来,社会上餐饮浪费问题普遍存在,几成顽疾。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城市餐饮浪费就超过340亿斤,对比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浪费之严重、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也经不起这般浪费,这是对辛苦劳作的农民的不尊重,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不负责。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冲击,也给了我们一个反思并遏制粮食浪费的契机。2020年底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将增至2.65亿,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列为明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居安思危,以强制性的法律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里,显得尤为迫切。

成由勤俭败由奢,家如此,国亦然。制定反食品浪费法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强烈。食客们不能以花了钱为由心安理得地浪费,商家们也不要为了多挣钱,就鼓励甚至怂恿食客往多了点;各网络平台更不能为赚取流量而发布各种类似“大胃王”的不良内容。法案正在审议中,反食品浪费的行动,应该从现在做起。(贾亮)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