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网评>>正文
科研飞地:“四个面向”的生动诠释
2020年12月23日 10时04分   山西日报

转型发展蹚新路,“科研飞地”添动能。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重要论断落到实处,10月19日,山西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北京大学学习考察,省校“第一次握手”,签署了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12月15日,山西省与北京大学在北京进行工作会谈,省校“第二次握手”,共商省校合作、科技创新,举行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合作协议签约和“山西省-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基地”揭牌活动,“科研飞地”应运而生。

当前,山西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山西省-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基地这一“科研飞地”的呱呱坠地,标志着山西省与北京大学的省校战略合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也充分证明山西开放开明的胸怀和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高度契合。有了这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科研飞地”,省校就能联手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山西贡献,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增添助力,也为省校科技创新合作搭建更紧密的桥梁纽带、更广阔的平台载体。

要让这一借智发展、借脑转型的“科研飞地”在创新的无垠蓝天振翅翱翔,就要着力“四个加强”。一要加强自主创新,把创新放在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遴选最强团队入驻,加快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攻关,在科创基地这片“小天地”诞生惊天动地的科研成果,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二要加强成果转化,把科研成果转化作为检验科创基地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山西转型发展需要,汇聚省校资源,布局重大科研项目、建设重点研发平台,贯通产学研,加快科技成果供需对接、落地转化。三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省校双向人才交流机制,引进一流人才团队,选派省内科研人才参与联合攻关,以高水平科技研发带动山西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四要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在省校共建科创基地过程中,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打造专业高效的运营团队,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有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论断的把舵定向,有了省委“四个加强”决策举措的保驾护航,有了省校联手锻铸的“科研飞地”的强劲动能,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转型发展蹚新路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

胡羽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