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电商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网络直播带货的威力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互联网是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把自家农产品送到全世界。各县县长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奋力吆喝。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纷纷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网上商品零售额达56.4亿元,增长26.0%。全省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155.3亿元,同比增长25.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1.8亿元,同比增长36.2%。省商务厅全面推开省级直播电商基地试点工作,征集到42个电商直播基地试点项目。
电商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网络经济形式,不仅仅是带货,更是带“路”,带出的是一种扶贫新思路。直播卖货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不仅减少了传统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中间环节,也快速打通了市场供需信息,推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为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特别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产业扶贫增收甚微。电商扶贫很好地帮助农民降低了农产品滞销风险。
同时,电商扶贫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一方面,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使贫困地区农产品直接融入市场经济产业链和国内国际供应链,让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走上餐桌“C位”,扩大了市场增量;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生产销售方式,赋能龙头企业、合作社、个体户等市场主体,形成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村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电商有助于打造一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培育一批懂网络、会技术,扎根乡村、扎根泥土的新型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电商平台提供了推介农产品的舞台,形成品牌效应。卖货帮助的是一家店,但是打地区品牌帮助的是农产品所在地的所有农户。网络直播还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给乡村带来了关注度。长远看来,对乡村振兴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以电商扶贫为代表的农村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三农”发展新动能,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这在农村越来越常见。新业态,要结合实际。只要思想活起来,对新业态、新操作因地制宜,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增长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互联网+”脱贫攻坚舞台广阔、前景无限,还可以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等方面广泛应用,贡献更多的创意、智慧和力量,以精准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人们带来更多福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