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场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文化IP建设与文创产品研发的核心源泉。为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推动文博场馆IP与文创从“扩张规模”向“深耕内涵” 转型。
(视频制作:涂诗轩)
我们馆做文创产品的理念是把博物馆带回家,比如我们最新推出的文创产品叫“白了个眼”,突出的就是八大山人作品里面动物眼神的刻画,以及这些毛绒玩具上面都有一顶小帽子,这顶帽子的创意来源于《个山小像》里八大山人戴帽子的形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了一个结合。
文创产品开发的时候,不要跟风“卷”量,应该多“练内功”。博物馆IP与文创开发应深耕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注入到文创产品中。通过资源深挖、机制优化、场景融合多维发力,实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协同跃升。
深挖IP内核,构建专业资源支撑体系是博物馆IP建设与文创开发的重要前提。博物馆可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专项团队,系统解码文物的历史脉络、艺术符号与人文内涵,建立涵盖高清影像、学术研究与创意素材的“IP 资源数据库”,为文创开发提供精准依据。避免产品陷入“重形式、轻内涵”的同质化困境,筑牢文化传播根基。(作者系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
(人民网记者罗娜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