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15日,由中央台办法规局局长张万明带队的台湾在京高校法科学生参访团一行26人,走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门关,开启了一场触摸边塞历史、溯源中华文化的参访之旅。
雁门关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素有“中华第一关”之称,其“咽喉全晋,势控中原”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承载“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的文化地标。参访团沿着古关道拾级而上,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两侧峰峦叠嶂、峡谷幽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势让学子们不时驻足惊叹。在导游的细致讲解下,杨家将镇守三关、精忠报国的铁血传奇,昭君出塞、和亲安邦的民族团结画卷徐徐展开,从战国李牧戍边到汉唐将士征战,从丝绸之路商队穿梭到晋商驼铃远去,千百年的历史烟云在雄关内外流转,让台湾学子深切感受着边塞文化的厚重与民族融合的深远内涵。
登上雁门关城楼,极目远眺中原与塞北风光,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阔交织在一起。在领队老师的提议下,台湾青年学子齐声朗诵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在现场激荡。随后,参访团走进雁门关边贸街,各色特色美食香气扑鼻,学子们饶有兴致地品尝当地风味,斟饮代州黄酒——这款曾见证杨家将出征凯旋的佳酿,让大家在味觉中体会着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参访过程中,学子相互交流感悟:“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过雁门关的故事,今日亲身体验,才真正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感受、文化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参访学子直观感受了大陆的发展活力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一体的共识。
本次参访活动是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访学子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参访的感悟化为行动,与大陆学子一道传承中华文脉,肩负起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石俊文)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