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员帮助年迈居民代买药品
今年以来,偏关县以“社区党建+驿站服务”为引领、“爱心快递”为抓手,构建“精准暖新、双向暖群、共治暖城”体系,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激活居民服务与城市治理新动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暖“新”力量。
暖新之力,让骑手群体有“家”可依。通过“硬件保障+贴心服务”双管齐下,将党群服务中心与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整合,一体运行,精心打造“暖新驿站”。驿站配备基础设施,推出“志愿者排班值守”机制,根据新就业群体的实时需求,动态增添服务项目,为早出晚归的骑手预留热饭区域、提供周边商户配送路线问询服务等,打造15分钟“避风港”,将“暖新”行动落到实处。
暖群之举,让社区居民有“暖”可享。一位骑手说:“社区把我们的困难放在心上,我们也开始思考,作为社区的一分子,能为大家做些什么。”骑手们主动承担起社区共治的“隐形任务”,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免费代捎生活用品服务,对发现的问题隐患以“照片+定位”的形式第一时间流转到相关社区、物业,形成“小哥发现问题——社区、物业快速响应——机关部门处置——反馈办理结果”的闭环机制,推动社区更好实现未诉先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暖城之策,让智慧城市有“新”可盼。突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多元参与、邻里互助,通过层级分明的组织链条,构建“偏关县委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纵向到底的四级组织体系,将党的关怀从镇一级延伸至楼栋“最后一米”,从“宏观统筹”落实到“末梢服务”,实现党组织覆盖无盲区、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新型治理格局。
如今,在偏关县的大街小巷,快递员、骑手们不仅是包裹的传递者,更是邻里互助的“中间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居民从“受益者”变为“共建者”;商户、单位从“旁观者”变为“助力者”。偏关县将继续优化社区互动平台、丰富共治场景,让“爱心快递”继续传递温暖,带动更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谱写偏关县“红映古关·睦邻共治”新篇章。(偏关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