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展示绘画作品
暑假期间,原平市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化身“成长乐园”,围绕传统文化浸润、安全教育护航、艺术启蒙培养、实践技能提升等主题,推出20余场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不仅破解了家长“看护难”的问题,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锤炼品格,为城市注入文明和谐的青春活力。
北城街道的社区活动,通过家校社联动,带来别样的暑期体验。在城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北城派出所民警带着仿真毒品模型走进课堂,通过“毒品长什么样”“伪装成零食的陷阱”等互动问答,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融入情景模拟。与此同时,永康路社区“青春力量托起夏日缤纷童年”活动现场,新园画室老师正示范石英砂画创作技巧。18组亲子家庭围坐一起,在大学生志愿者协助下调和色彩、铺陈砂粒,共同完成《夏日海滩》《星空下的城堡》等作品。此次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更通过“校社联动”模式,让艺术教育资源走进社区,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温暖纽带。
新原街道桥南社区则以德育特训营为载体,让20天的时光成为孩子们解锁多种技能的成长之旅。“立正!稍息!”清晨的社区广场上,29名少年在体育老师带领下开展体能训练。以社区“文明筑基绽华彩,少年逐梦正当时”为主题,该特训营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安排:上午安排作业辅导与体育锻炼,下午开展演讲比赛、书法练习、博物馆参观等拓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带来的“红色故事讲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心中扎根。“孩子不仅学会了整理书包、规划时间,还主动帮家里做家务,特训营让他懂得了责任与感恩。”家长刘女士感慨道。
南城街道的活动聚焦艺术启蒙与环保理念培养,让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建设街社区党群服务站里,红梅志愿服务队的杨淑丽老师正手把手指导孩子绘画。杨老师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从基础的直线、曲线练习,到主题创作,让艺术启蒙“零门槛”。“以前孩子总说‘不会画’,现在每天追着问‘什么时候再上课’。”居民张阿姨笑着说。绘画课堂不仅让孩子们爱上美术,更让社区党群服务站成为邻里互动的“温馨据点”。而在教育路社区的“垃圾善分类环保‘袋’回家”活动中,老师通过鲜活实例,生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随后,孩子们拿起马克笔,在环保袋上创作绘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带着“专属环保袋”走出社区,成为流动的“绿色宣传员”。
吉祥街道的社区活动,传统文化与安全教育双线并行,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别样色彩。在水墨课堂上,10余名6至14岁青少年正学习毛笔书法与水墨画。老师从执笔姿势教起,在笔墨间传承传统文化。一名学生坦言:“以前觉得国画很难,现在发现墨色浓淡变化特别有趣!”这场“笔墨传承经典”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更以艺术为媒,拉近了邻里距离。沙河桥社区则针对双职工家庭的暑期带娃难题,推出“快乐成长,安全相伴”托管班: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作业辅导,社区工作者组织集体游戏,民警则通过“防溺水情景剧”“交通安全棋”等互动形式,传授安全知识。“托管班不仅帮孩子养成了规律作息习惯,还教会他们遇到危险如何自救,我们上班更安心了。”家长赵先生说。
原平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联动学校、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北城街道负责人表示:“社区活动不仅是‘带娃’的临时解决方案,更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民生工程。未来,我们将持续整合资源,让社区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社区推出的“暑期成长计划”,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原平市的少年儿童播撒希望种子,筑起快乐港湾。(记者王阳)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