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代县“关城联动”激活文旅新动能
2025年07月16日 09时09分   忻州日报

漫步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代州古城,边靖楼的雄伟、阿育王塔的庄严、代州文庙的儒雅,无不诉说着这座晋北名城的深厚底蕴。7月11日,“聆听代县故事,走进名城代县”媒体行活动深入古城街巷,探寻其如何通过“关城联动”模式释放文旅融合新活力。

代县,古称代州,始建于西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历史遗存丰富,完整保存着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代州文庙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代州城址、武庙等众多古建筑群,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盛赞其为“一座规划得极好的城市”。雄踞古城中心的边靖楼(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曾用于军事瞭望指挥,是代县历史沧桑的见证者。隋代阿育王塔(位于古城核心区),是我国仅存的19座真身舍利塔之一,庄严肃穆。始建于唐、重建于明清的代州文庙,是华北现存最大的州级文庙,与周边的忠义祠、文昌阁等共同构成了宏大的儒学建筑群。“除4处国保单位外,代县还有444处文物古迹和108项非遗项目。”代州古城景区导游王雪梅介绍道,“代州古城是一座‘活着的真古城’,游客既能感受边塞文化的雄浑壮阔,又能体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近年来,代县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为理念,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其中,创新实施的“关城联动”战略成为激活文旅新动能的关键一招。该模式以“晨登雁门关,夜宿代州城”为主题,将雁门关的边塞雄风与代州古城的历史人文深度联动。双方在门票互惠、二次消费联动、交通接驳、主题活动互动等多个层面紧密协作,互相引流宣传,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在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代县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运用数字化技术记录与展示,让古老文物焕发新生机。构建多元化非遗保护格局,深入挖掘、保护、传承非遗项目;重点培育26家非遗工坊,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活化;通过赛事评比、研学培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激发传承活力,扩大影响力。重点推进代州古城景区提质工程,提升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文旅产品;通过举办民俗文化嘉年华、非遗市集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吸引人流。

“去年,《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古建,代县迅速抓住机遇,顺势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了一系列精准的文旅推广活动,努力让代县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目的地。”代县文旅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霞表示。2025年1月至6月,代县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1.69万人次,同比增长37.94%,累计门票收入2201万元。尤为亮眼的是,雁门关景区接待游客5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82%。通过“关城联动”引流,代州古城景区接待游客17.78万人次,同比激增214%,成效显著。

这座集边塞风情与市井生活于一体的千年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目前,我们正着力打造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李建霞展望道,“未来游客漫步于此,将能邂逅特色商铺、欣赏特色演绎,更深层次地感受代县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代县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依托“关城联动”的创新实践,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广阔前景。(记者张志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