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秀容大地,草木葱茏,热潮奔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如春风化雨,在忻州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从项目建设工地到专业镇车间,从文旅景区到就业服务现场,全市上下正以实干作答、以奋斗破题,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转型综改的生动实践。
“总书记要求,要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这为我们的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市发改委负责人的话语里满是干劲。今年以来,忻州以“重大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开展“冬季行动”百天攻坚,通过专班联动、清单化管理,推动140个项目完成173项前期手续,首季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全省第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领跑全省。61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68.9%,1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集中开工,涵盖高标准农田、智慧校园等民生领域,政策“红利”正加速转化为民生“实惠”。
传统产业升级的鼓点,在专业镇建设中愈发铿锵。“总书记说,要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让我们更有底气,老企业同样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定襄法兰企业负责人胡大为的信心,源于忻州三级专业镇梯队的蓬勃生机——省级重点专业镇定襄法兰、代州黄酒领跑,市级专业镇原平煤机、繁峙铸造等11个梯队跟进,2024年13个专业镇营收达308亿元。通过立法护航(《忻州市黄酒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即将施行)、资金精准投放(2024年专项资金申报评审)、重大项目攻坚(28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30.4亿元),定襄法兰企业与重庆大学合作攻关技术,代州黄酒建成“1+19”公共服务中心,传统产业正以创新之姿焕发新生。
民营经济的活力,在转型浪潮中奔涌激荡。“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多元发展条件,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奋力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的信心更足了。”山西泰宝科技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调试新型密封件——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30余项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替代进口,成为煤机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天宝集团,海上风电法兰研发项目已获3.2亿元授信,轻量化产品碳足迹降低30%、欧美订单逆势增长15%。金宇科林则将煤矸石“点石成金”,年消化煤矸石200万吨,产品占据国内55%市场份额。2024年,忻州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16.6亿元,经营主体超25.7万户,背后是“法治清道夫”清偿账款1.17亿元、“金融输血站”投放贷款75.2亿元、“服务加速器”解决问题320项的政策护航。
文旅融合的画卷,在“转型”底色上愈发绚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近年来,我们紧紧锚定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旅游休闲需求为己任,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2024年忻州举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旅季,100余项活动串起长城文化与黄酒产业,推动雁门关5A级景区提质、代州黄酒专业镇升级,同时带动全市51个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894.86万人次、经营收入18.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23.03%。更值得一提的是,非遗工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高校艺术展等创新举措,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成为转型发展的“软实力”引擎。
就业民生的温度,在转型进程中持续升温。“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就业是民生之本,转型发展中我们要让群众端稳‘金饭碗’!”忻州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忙碌,映照着“春风行动”的热度——20余场专场招聘会、300余家企业参与、2.1万余个岗位释放,代县“月嫂”、偏关“民宿管家”等劳务品牌培训后就业率超85%,线上直播带岗观看量超2万人次。易地搬迁安置点专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近百人,“不用奔波就能在家门口就业”的心声,正成为忻州转型发展中最温暖的注脚。
从项目工地的机器轰鸣到专业镇车间的创新攻关,从民营企业的技术突围到文旅景区的人潮涌动,忻州干部群众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转型综改的生动实践。正如广大基层干部的共同心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重千钧,我们一定以奋斗破题、以实干作答,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蹚出新路,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忻州篇章!”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