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文明硕果芬芳满枝

——忻州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2025年07月04日 09时55分   忻州日报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志愿者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本报通讯员摄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市在这场文明盛会上大放异彩,以令人瞩目的成绩展现了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不懈努力与卓越成就。忻州市、静乐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岢岚县新晋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同时还有众多村镇、单位、家庭和个人获得国家级相关荣誉。这一系列成果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忻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行道路。

思想灯塔:照亮文明航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市人民筑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石。

以“新思想”铸魂立心。我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各种接地气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声音如春风化雨般“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热闹的广场上,还是宁静的乡村小院里,到处都能听到新思想的回响。

以“强担当”践言立行。我市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全市“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成为这场文明攻坚战的“主心骨”,以上率下,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大格局。

以“正能量”立德树人。我市聚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引导和树立典型,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旭峰、全国劳动模范沙万里等先进模范人物就像文明的使者,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大家崇德向善。

文化雨露:滋润文明之花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用文化的雨露精心浇灌,才能孕育出文明之花。

我市持续推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就像在文明的花园里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忻州好人颁奖大会”成了展示文明成果的大舞台,“忻州好人”的故事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且,忻州还落实了礼遇关爱机制,在国庆节、春节等节日,给文明典型送去温暖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忻州的文明氛围变得格外浓厚。“文明在我身边”摄影展,用镜头捕捉文明的瞬间,让大家看到了身边的美好;“清风传家德润忻州”活动,弘扬了优良的家风家训,让家庭成为文明的港湾;“家风家教大讲堂”走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学校,先进模范人物就像文明的使者,用家风带动民风,用民风促进社风。

“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就像一场场欢乐的节日派对,让传统节日变得更有意义。春节的喜庆、元宵的热闹、清明的缅怀、端午的追忆、七夕的忠贞、中秋的团圆、重阳的敬老,都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书香沁忻”品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文明忻州书香沁忻”读书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用书香涵养了城市文明,让文明之花在知识的海洋中绽放。

实践春风:吹拂文明大地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我市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秘密武器”。

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不断完善,覆盖了整个忻州大地。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共文化场馆、交通场站、窗口单位、景区景点等阵地,建立了文明实践点,形成了点面结合、覆盖全市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2865个,组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40余支。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微宣讲”,通过“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的宣传矩阵,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讲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深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多形式的政策宣讲活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精品项目不断涌现,在拓展文明实践内涵、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创新实践。每年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涌现出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静乐县“讲+理”志愿服务项目,把为乡村孤寡老人理发和宣传党的先进政策结合起来,既温暖了老人的心,又让政策宣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代县“雁门大讲堂、理论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人人都是家乡代言人”等内容,开展集中宣讲,累计宣讲200余次,受众近万人次;岢岚县“把家乡讲给你听”志愿服务项目,义务讲解员为外来游客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宋家沟村三棵树广场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更多人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移风易俗工作创新推进,如春风般吹走了旧的陋习,带来了新的文明风尚。我市将移风易俗主题宣讲内容融入歌舞相声、小戏小品等文艺作品中,让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培育文明风尚。完善“一约四会”,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功能,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活动,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文明单位组建文明共建小分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至上:共享文明成果

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创建工作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常态化深化全域、全程、全民文明城市创建,将创文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文明新高地。我市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挖掘城市发展的痛点堵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基础设施修缮维护、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文明交通建设、农贸市场治理、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整治工作。智慧停车、城市书房、健身娱乐等民生实事稳步推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的城市管理模式,积极践行“721工作法”,杜绝粗暴执法,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尚。我市深入开展新时代市民素质拓展提升工程,推动《忻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地见效。聚焦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关键小事”,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养宠等行动。策划推出“寻找最美文明市民”“创文你我他共建靠大家”“爱在家乡、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系列主题活动,让讲文明、懂礼仪、重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老百姓在参与中真切感受到文明带来的生活新变化。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构建文明新景观。我市倾力打造以秀容书院为标志的忻州古城活化项目,将旅游康养文化与民间艺术、非遗展示、传统美食、节日文化融为一体,让忻州古城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新地标。2020年,忻州古城被列为“我们的节日”市级示范点,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县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民俗淳朴文化活动,展示了传统的忻州要素、文化、历史和传承,塑造了古城与现代城市有机融合的厚重城市文化氛围,增添了城市魅力,打造了城市气质。

文明硕果:闪耀忻州大地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忻州的文明成果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岢岚县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7个村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11个单位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张艳蓉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有个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马立斌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同时,经复查确认,忻州市和静乐县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5个村镇、16个单位、1户家庭、2所学校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此外,忻州在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方面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我市在152个乡镇2803个行政村开展了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评选出本年度星级文明户97781户。

文明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市将以这次表彰为契机,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让文明的光芒在忻州大地持续闪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忻州实践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记者 乔龙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