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原平: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2025年06月27日 11时27分   忻州日报

近年来,原平市积极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文化矩阵”。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单一供给”到“多元共享”,公共文化空间正以更智能的设施、更鲜活的内容、更温暖的互动,悄然重塑着居民的生活方式。

范亭文体广场:城市会客厅里的“烟火与诗意”

范亭文体广场是集群众文化活动、学术研讨交流、体育赛事举办和居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当晨光洒在健身步道上,在晨练者的轻声交谈中,舞者的身影随着节奏跃动,戏迷清唱声、红歌合唱声随着清风飘荡——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居民生活的标配,文体广场被誉为居民共享的“文化会客厅”。

公园游园:推窗见绿,转角遇“美”

原平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2.3%,人均绿地面积15.2平方米,形成“一核两带三园多点”的生态格局,所有社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北沙河生态公园串联起湿地栈道、亲水平台、健身广场等30余处景点,通过开展“智慧科普站”“自然教育角”“自然课堂”等活动,已成为家庭休闲的首选地。

体育场馆:全民健身的“活力引擎”

体育场馆包括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标准田径跑道和篮球、排球、网球、门球场等,是居民日常健身娱乐和专业训练的场地。体育场馆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类体育赛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居民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是居民健身的“活力引擎”。

图书馆:市民精神世界的“补给驿站”

图书馆馆藏纸质书10万余册、电子书5万余册,全部藏书实行免费开架借阅制,日均客流量约200人次,是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依托时光读书会、书画协会等,经常性举办“诵读大赛”“书法讲座”等活动;还新增了非遗工坊、轻餐饮区和沉浸式阅读空间,常态化举办“星空故事会”“深夜读书会”等活动,成为年轻人的“精神灯塔”。

博物馆:让历史“活”在当下

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60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明清时期的瓷器,从抗战时期的红色文物到当代的非遗作品,勾勒出原平“千年古县”的历史脉络。通过“科技+文化”的创新,利用动态投影配合AI语音讲解,让历史“触手可及”。博物馆已成为市民的“第二课堂”。

从“设施覆盖”到“品质提升”:公共文化的“原平样本”

原平市创新推出的“广场+夜间经济”“公园+科普教育”“文化中心+非遗传承”等模式,最终体现在市民的获得感里。数据显示:在“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原平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十;“原平文化云”日均访问量超3万人次,成为全省最活跃的公共文化数字平台之一。

公共文化设施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连接城市与居民的情感纽带,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居民的精神世界,诠释着原平高质量发展的温暖注脚。让城市有温度、让生活有温情、让市民有温暖,是原平赓续追求的幸福理想。未来,随着更多文化设施的完善与升级,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将更加明亮。

策划:王国梁 智育民

文/图:原平市委宣传部提供

设计:狄芳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