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长城,犹如一条横亘在中国北方辽阔土地上的巨龙,跨越千年,守护着一方水土。作为长城资源大县,代县境内长城总长度达48013米,涵盖战国赵长城、汉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以及明长城等。近年来,代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结合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多元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助产、以产惠农的乡村振兴新路,续写着千年长城的当代“芳华”。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表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仅要让代县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以旅游驱动、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的又一助力。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管涔山腹地、汾河源头,山峦叠嶂,奇石幽峡,山高水长,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浩瀚如烟的天然次生林、宽阔美丽的荷叶坪亚高山草甸、高耸入云的芦芽山太子殿、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从高处放眼望去,松涛林海,绵延万里,素称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也是管涔山上的绿色物种基因宝库。宁武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闫鹏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挖独特的文化资源,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创意人才为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旅游与文化艺术的统一,抓好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共谱文旅互动华章,共促县域经济发展。
我市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承弘扬忻州特色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博物馆14家。2022年全年总参观人数达648158人次,先后举办了“雄关漫道辉煌与共——晋商历史文化专题展”“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历史陈列展”等21个高质量的展览,举办青少年文化学堂、活字印刷、“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506场。忻州市博物馆馆长任青田说,忻州市博物馆正在打造群众喜欢的“文化大讲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全市文化发展成果、感受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为美好生活增添的丰富色彩。
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层楼亭阁、朱栏雕栋……沿忻州古城城门拾级而上,巍峨的古城墙雄伟耸立,似乎正在诉说着秀容古城的千年历史。忻州古城的“前世”又称“秀容古城”,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因商贾往来而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之称,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来古城游玩的太原市民杨丽霞说,“第一次来,就爱上这座古城了!不仅能登上独具特色的古城城墙,感受千年文化气息,还能欣赏各种特色活动,既古朴又热闹。悠久的华夏文明,让我们倍感自豪!忻州市挖掘文化名城内涵,打造旅游文化名城,为我们更深地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作出了贡献。” (记者 张 晔)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