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忻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喜迎党的百年华诞,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成为全省重大战略,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忻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复杂外部环境的叠加冲击,砥砺奋进,笃定实干,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市本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26.9%,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4部,20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293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全部高质量办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
多措并举稳住基本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11.4%
144项省市重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3万户
强化“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调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11.4%,主要经济指标超预期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较好完成。着力扩大有效投资,144项省市重点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开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产业类投资占到69.8%。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减税降费5.76亿元,下达惠企利民直达资金40.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19.4%、24.6%,净增“四上”企业32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评价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3万户。
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煤炭先进产能占到88.6%
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
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22.5%
粮食总产39.2亿斤
核增煤矿产能2780万吨/年,煤炭先进产能占到88.6%,产量突破1亿吨。新增电力装机125.8万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5.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7.7%。加快八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打造,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8亿元,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新开放5G公共资源站址339处、开通5G基站1902座,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7个。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忻州古城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原平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新增1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五台山综合整治成效显著,5大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数增长30.9%,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新增33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22.5%,繁峙县被命名为“中国黍米之乡”,粮食总产39.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13条新建市政道路通车
忻定大道通车,忻原大道推进顺利
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建设管理水平,忻州古城保护活化三期投运、四期顺利推进,古城西园开园,13条新建市政道路通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忻州市、原平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镇复审。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集大原高铁开工,忻定大道通车,忻原大道推进顺利,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401公里,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改厕24542座,定襄县河边镇、忻府区北合索村等3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全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暨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现场推进会在忻州召开。
持续深化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稳定改善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全市营造林72.34万亩
建成6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9.1%
加强能耗“双控”,单位GDP能耗可实现下降3.7%的目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中央环保督察261件交办任务全部办结,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神池县跻身全省首批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全市营造林72.34万亩。成功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超额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年度任务。市云中污水处理厂投运,建成6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县城全覆盖,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64处,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9.1%,优良天数增加15天,1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达12个,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蓝天、碧水、净土。
用好改革创新关键招,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全省第一
新增外贸实绩企业8家
新增39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与99所高校开展合作,达成合作项目317项
加快开发区“二次改革”,项目承载力显著增强,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开发区运营管理体制纳入全省市县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全省第一,神达洁源平稳过渡并入轨运营,7户市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倍以上。代县农信社改制化险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县级全覆盖,忻府区、繁峙县、河曲县被列为全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县。强化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315个、到位资金599.7亿元,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63项,新增外贸实绩企业8家,定襄县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39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西智创城NO.9挂牌,与99所高校开展合作,达成合作项目317项,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惠民政策精准到位,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省政府11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城镇新增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提高到1500万元
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不断加强,2020年2月以来全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城镇新增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3.28%,低于4.5%的控制目标。省政府11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认定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建改造乡村寄宿制学校46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忻州师院新校区投运。市第三人民医院加快建设。300种日间手术治疗纳入门诊按病种付费管理,门诊费用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集中带量采购节约费用1.2亿元,减轻了群众就医用药负担。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继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五台八大套唢呐艺术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提高到1500万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矿山资源领域综合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入推进平安忻州建设,我市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回望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的奋斗路,我们坚定扛起“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忻州发展进入新境界,与全国全省一道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跃上千亿元台阶,占全省比重由5.49%提高到5.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016年的1.6倍、1.5倍、1.35倍。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7万户。省级开发区由1个发展到8个。增长基础更加坚实,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型发展入轨成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016年的1.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0.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3519个。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A级以上景区由8家增加到31家,荣获“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称号。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7个,创建静乐县等4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县。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商务综合执法改革、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城乡污水处理运营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5户发展到119户,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三大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11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22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6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累计营造林448.64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9.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9.1个百分点,创建市级绿色矿山19个。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市域面貌深刻变化
全市行政村撤并2192个,乡级政区减少28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近6个百分点。市政建设投资突破200亿元,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13个、国家卫生乡镇11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4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7个、全国文明城市(县城)2个,建设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31个。大西高铁投运,五盂、神岢、原神高速和晋蒙黄河大桥、五台山机场连接线通车,公路通车里程17448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246亿元增长到近400亿元,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3.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8万人、24.79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孤儿、残疾人补贴等提标政策全面兑现。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近5.8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万余户。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万余个,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164所,新建学校63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我市新一届政府任期起始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深入贯彻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认真落实“一个牵引、六大突破”重大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突出以稳促进、以进固稳,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 8%以上
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任务
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推进“336”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产城融合、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六大重点领域全面突破,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奋力开创忻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一届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聚焦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高水平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聚焦乡村振兴更加有力,走出“五个振兴”的忻州路径。
●聚焦文旅事业更加繁荣,打造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
●聚焦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扎实建设美丽忻州。
●聚焦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忻州。
●聚焦城乡融合更加充分,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
●聚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1 实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
●加快规划有机融合
●加快基础联通融合
●加快产业特色融合
●加快开放合作融合
●加快文化交流融合
●加快公共服务共享融合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融合
2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
●做强做优文旅康养业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特优高效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全面启动示范项目创建
4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放宽市场准入
●创优营商环境
●强化政策支持
●实施倍增工程
5 持续攻坚项目建设
●做实项目储备
●开展长板招商
●扩大有效投资
●优化推进机制
6 不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深化开发区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深化其他重点领域改革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7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开展碳达峰忻州行动。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 全面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持续推动就业增收
●不断优化教育供给
●加快建设健康忻州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9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政治建设,忠诚践行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环节、各方面,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强化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一体建设法治忻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认真执行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主动接受监督,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能力建设,增强干事本领。聚焦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等国省重大战略,加快适应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经济、科技和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历史主动、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切实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兼顾左右,做好结合文章,大力提升创造性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的能力,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项目和发展成果。
●强化作风建设,提高落实成效。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市政府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主题行动,坚决破除守旧观念和僵化思维,冲破发展障碍和机制束缚,汇聚全方位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构建“三个体系”工作矩阵和“1+N”抓落实工作机制,实施工作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管理,强化“13710”督办、“点穴式”督查机制,大力提升政府执行力。
●强化廉政建设,做到廉洁奉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防线。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文减会,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节用裕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紧要处,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