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静乐:藜麦香 日子旺
2020年07月02日 11时16分   忻州日报

开栏语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责任担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贴近火热生活、走进群众心坎,在充满温度与感动的小康故事里,感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100斤藜麦,王兴俊弯腰抓住袋口,一铆劲,扔到一米高的卡口上。筛选机轰鸣。10分钟,脱了皮的藜麦就全部落到篓筐里。平板电脑上选好颜色,轻触启动键,色选机的LED亮起来。15分钟,草粒和杂色粒甩出去,剩下的藜麦清一色黄橙橙的。红色数字跳跃,按键调好参数,麦粒一斤装一袋。15分钟。封口、贴标,4袋一提入大箱。50分钟。

100斤藜麦,90分钟加工精包装,刨除水电等费用,纯利润700元左右。这钱可不是王兴俊一个人挣了。王兴俊是忻州市静乐县娑婆乡村委会主任。这钱,村里贫困户都有份。

藜麦是个好东西。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藜麦含蛋白质14.12%,其必需氨基酸构成与乳类相当,其中赖氨酸(限制氨基酸)是小麦、玉米的两倍以上。藜麦膳食纤维含量为7%,高于一般谷物。藜麦还富含酚类、黄酮类、皂苷类、胆碱及植物甾醇等植物活性物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认的唯一能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要的单体谷物,也被推荐为人类的“全营养食品”。据说宇航员们在天上就是吃藜麦。

王兴俊加工的这个藜麦,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2018年一年,大会村合作社发往全国各地的藜麦,高达20吨,实现利润40余万元。这在2018年之前,是村委会主任王兴俊想也不敢想的事。

藜麦原产地南美洲,2011年在静乐县娑婆乡试种成功后,产量逐年攀升。静乐县2013年获评“中国藜麦之乡”的称号。王兴俊看好这个机会,带领村里人搞起了藜麦加工。藜麦加工投资较大,除了销售渠道,首要是加工。一台设备,动辄十来万,这对于大会村这个贫困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藜麦收获后,普遍有草籽,为把草籽筛选出去,需要人工筛选。同时藜麦有红、黄、白、黑多种颜色,有的客户对颜色有要求,也要筛选。这需要很大的人工。效率低下。

2017年下半年,为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静乐县实施“一村一品”的政策,针对评估合格的合作社或个人,提供10万元资金支持,“帮3带5”,帮助3户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带动5户贫困户就业。大会村的合作社,入选了。

6万多的色选机安装完成,合作社的加工能力成倍提高。孙三怀等5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带动王三三等3个贫困户每年分红3000元。合作社也转型为“静乐县丽平杂粮加工有限公司”,对接全国市场。

政策的东风,给贫困户种植藜麦注入了极大动力。2020年,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在300斤以上,亩收入较其他农作物增收650元以上。

“一村一品”只是静乐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的政策之一。静乐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65家,组建各类合作社1618个,带动9185户贫困户增收。

以藜麦为例,静乐县共有较大规模藜麦加工企业6家,加工转化能力达1500万斤,以生产藜麦精米为主。2018年以来,华青、忻静等藜麦公司开始推出藜麦酒、藜麦露露、藜麦无糖月饼、“藜舒康”系列冲饮粉等功能型深加工食品,市场反响较好,藜麦产业逐步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记者跟随第三方评估抽查组在娑婆乡采访的时候,特意跟着“藜麦种植第一人”胡海志到藜麦地里看了看。刚刚下过雨,已经十几厘米高的秧苗,像极了灰灰菜。叶子绿莹莹的,充满了希望。 (来源:中国扶贫 高永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