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保德: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2019年08月14日 11时36分  

——保德县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目标记略

保德县易地搬迁帮扶服务中心

盛夏的保德,花红柳绿,生机盎然。

伴随着6月13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保德县召开,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更高层次的重视和全省各地更加广泛的关注,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关键而有意义的一步。

而这一步,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保德来说实属不易。

面对立地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造成的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现状,该县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六环联动”,破解“七个问题”,积极探索构建政策支持、社区融入、“两业”支撑“三大”体系,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上大做文章,终于摘掉戴了30多年的贫困帽子,打赢了一场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搬得出助百姓欣然挪穷窝

“穷了几辈子,我这一代总算搬出了穷山沟,感谢党和政府!”贫困户老李发出由衷的感慨。

与老李同样高兴的,还有该县一起搬迁的124个村2852户8406人。目前,他们已全部住进了保德县集中安置搬迁户的富民小区、幸福家园、惠民家园。

回望贫困户的搬迁之路,可谓困难重重。但该县领导一班人不惧困难,精心组织谋划、精准施策发力的主动作为,更令人刮目相看。

该县领导一班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群众搬迁意愿,将安置小区全部规划在城区以内,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共享。为使群众尽快搬迁,他们超常推进工程建设,创新委托代建方式建项目,创新并联审批模式办手续。通过倒排工期、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挂钩、搬迁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等,使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所取得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该县为提高搬迁户“入住率”,制定了《保德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装修入住奖补办法》等,划定时限节点对搬迁户装修入住奖补激励,从而使入住率实现10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县通过减免、暂缓缴纳各类税费等举措,为1845户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使广大搬迁户心里更踏实,更能尽快融入县城,安心建设美好的新家园。

稳得住促百姓怡然拔穷根

搬得出,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与此相比,如何稳得住,才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难点,才是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为艰巨的任务。

循着这个思路,该县立足长远,着眼现实,坚持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配套服务三个方面统筹齐抓,切实保障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其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坚持党建引领全过程。该县成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党委,按照“社区党支部+村党小组”的治理模式,实现居民自治;对搬迁群众实行一体化管理,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和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八项服务”;依托“社区居民学校”“道德讲堂”等载体,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向美;开展消费扶贫、爱心超市、志愿义工“三下乡”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社区跟进全方位。该县实施社区社会治理“344”工作机制,即健全多元治理、三治融合、全程联动“三种模式”,提升化解矛盾促进民和、网格管理凝聚民力、整治隐患维护民安、智能应用满足民需“四项能力”,深化群防群治、心理疏导、平台运行和社区服务“四个机制”,通过社会治理与社区融入联动发力,最终达到了“三不”“三少”“三降”“三升”的目标。

坚持基本服务全配套。该县按照一次建到位的要求,在社区周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上实施有力举措,比如,组建了一个党建工作室、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居民议事厅、一个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等“十个一”工作机构。再如,为搬迁群众在一公里范围内设有社区幼儿园和中小学,一出门就可读书;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驻社区,县级医疗机构构建15分钟医疗圈,一出门就可看病;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安置容量日均150余人,一出门就可日间托养;周边配套生活超市、金融服务、电商服务中心等,一出门就可购物;安置区内建设文化广场,周边建设水系公园,一出门就可休闲;开通公交车,一出门就可乘车;3个集中安置点招标选聘2家物业公司服务管理,实现全县收费最低、服务最优,一出门就可办事。这“七个一出门”服务的落地,使得搬迁群众的生活更加便捷、心情更加舒畅,从而使其由“村民”向“市民”转变的步伐大大加快。

通过“三个坚持”,如今的安置小区已然形成了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的良好局面,从而真正凸显了“搬得出”的意义,体现了“稳得住”的内涵。

能脱贫保百姓安然换穷业

住在惠民家园的刘阿姨,每天早上8时都会准时到离家三四十米的保德县产业园区扶贫车间上班。“ 没想到,和土坷垃打了半辈子交道,现在倒做起工人来了。”说起身份、生活的变化,刘阿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儿媳妇也在对面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上班,这下我们家可有奔头了。”

像刘阿姨这样到家门口的车间上班的,在搬迁户中还有很多。这也是保德县实施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帮扶“两业”协同并举的成果。

不仅要确保搬迁群众安居,更要保障其乐业,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也是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的“压舱石”,更是激发安置小区发展活力的根本。该县领导一班人深谙此理,通过“六轮驱动”,构建“两业”支撑体系。他们一方面在有机旱作、生态扶贫、光伏扶贫、特色林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两红提质十项特色产业上增效发力,另一方面在扶贫车间、产业园区、居家手工作坊、小商品批发市场、保府三产服务业、保德好司机、造林专业合作社、鄂尔多斯奇瑞汽车厂、山西护工、公益岗位十条就业创业渠道上拓展,目前,已有7个企业落地,累计实现就业创业2622人,实现户均就业1.5人,工资性收入2万元以上。

“两业”并举让穷惯了的搬迁群众尝到了生活的甜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正一步步实现着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可致富护百姓跃然奔小康

摆脱贫困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迁出地资产需要管护并产生效益,同时,迁入地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盘活。

为使有限的资源资产产生最大的效益,保障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充分发展生产,该县及时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调整到后续扶持上,充分扩展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保障搬迁群众充分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为确保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该县全面深化改革,建立“137”权益保障机制,即成立保德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服务中心,搭建产业就业站、稳脱贫奔小康站、民事双向代理代办站等服务站点,保障村民享有的退耕还林等各项政策补贴,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农村医保、养老、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等“七项基本权益”持续不变。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搬迁户收入,他们积极探索对整体搬迁村各类资源进行开发,盘活搬迁群众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三块地”,引导合作社、能人大户统一经营。截至目前,已流转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三块地”5000余亩,由3个公司、6个合作社、9个能人大户集中经营。

为促进产业就业稳定持续发展,该县还出台了《保德县“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指导意见》《保德县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奖补政策》《保德县就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细则》等7类44项产业扶贫政策、3类16项就业扶贫政策、4类18项社会保障政策,与陕西省府谷县签订“同城共建”公约,在劳务用工方面拓展渠道。通过培育发展“5+5”产业,努力让五小特色产业鼓起村民的“钱袋子”,让五大优势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柱。

走在安置小区,随处可见一栋栋崭新整齐的黄色楼房,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搬迁群众。“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就业拔穷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赫然写在惠民家园主干道两旁的红色大字,昭示着山区百姓对安居乐业的信心,诠释着党和政府心系人民的情怀。

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保德县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已迈出领先一步,并由此踏上新的征程,也必将奋力书写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白海军 闫永清)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