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大同市长城学会百人团考察偏关长城
2019年07月16日 09时34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本报讯 近日,大同市100余名长城学会会员来到偏关开展考察长城活动。

偏关有从秦到清修筑的500多公里长城遗存,共有9道长城、7座关、29座堡、247座烽火台、100座敌台、214个马面,构成了古代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中国长城古堡第一县。近年来,该县十分重视长城保护,恢复了三关总传烽护城楼,建起了长城博物馆和长城碑林,维修寺沟长城150多米,修复并开发了水泉堡地下长城,同时对水泉堡的城门和城墙进行了维修,对老营堡的历史建筑进行了部分复修。同时还对长城畔上的古建进行了维修,如宋元建筑护宁寺和隆岗寺、县城鼓楼、白龙殿、白衣殿、县城古民居等。去年以来,偏关抓住山西打造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新三板的机遇,开发西线黄河风情游和东线长城边塞游两条旅游线路,开工建设黄河1号、长城1号旅游公路,为开发长城资源、挖掘长城文化、体验长城精神、领略长城风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偏关县委书记在座谈会中详细介绍了偏关长城,他说:“古代晋北是非常重要的边关战略要地,特别是在明朝期间,大明王朝设立的九边重镇,其中就有太原镇和大同镇,大同、偏关、左云就与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到今,我们有一样的历史;古老的长城由武的功能转变成文的符号,历史遗存变成国家最大的文物,我们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座谈研讨,依靠长城来展现历史、传播文明、发展旅游,要靠长城来脱贫致富,研究长城,我们有一样的爱好;生在长城脚下的人们,大多是当年守卫边关将士的后代,对长城有着特殊的感情,都十分重视对长城的保护,我们必须做好传承历史文化的使者,保护长城,我们有一样的责任;宣传丰富的长城黄河资源优势、历史优势和人文优势资源,展示其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长城脚下,我们有一样的使命。希望有更多的长城爱好者来到偏关,感受边关塞上的古风古韵,看看山西省唯一的长城博物馆,看看全国少有的长城碑林,领略古关雄风、眺望古关沧桑。饮一回塞上风,当一次守关人,真正做‘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忠实代表。”

大同、左云的长城研究者、爱好者、保护者乘车领略了偏关境内的长城风光,考察了长城与黄河握手处——老牛湾和建在黄河绝崖上的军事古堡老牛湾堡、黄河长城并行处乾坤湾等,还参观了万家寨水利工程和偏关县久冠服饰扶贫有限公司的校服加工扶贫车间。考察团中的诗人现场创作了歌颂偏头关长城的诗词歌赋,献给这个热情洋溢的塞上雄关。(杨峻峰孟建国)

(责任编辑:武丹)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