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试水游刃有余初见功底
有一次,王继飞参加一位老教授的追悼会,对他产生很大触动:老教授一辈子教书育人,虽然桃李满天下,但平平凡凡、默默无闻,年迈后悄然离世。比照自己,如果在大学教书一辈子,充其量做到教授或者副校长,到头来和老教授的一生无异。而他想要的,是那种具有挑战性的轰轰烈烈的人生。
1992年,王继飞去广东考察,当时的深圳只是一片未开发的空地和稀稀落落的低矮民房,但许多跨国公司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纷纷在广东落户建厂。他怀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也想到广东闯荡一番。他向学校递交了调动申请,也到机械工业局和人事局开了证明,可是学校就是不放人,校领导和学校的许多老教授都不明白他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远走高飞。末了,他东借西凑、交了8000元保证金才离开学校,当时他每月的工资是150元。

图为王继飞深入车间检查工作
王继飞调到广东中山市建委建工科工作的时候,工资每月1500元。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建筑行业的许多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因此中山市急需这方面的人才。王继飞依托自己所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了工程管理、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工作都非常尽力,内心也非常充实,局领导也很器重他,不久他被提拔当了科长。
按部就班的工作不是王继飞想要的活法。中山市建委下属的一个基础建筑公司转制时,王继飞如同渴望战斗的战士接到出征的号令,率先报名停薪留职,出任这家企业的经理。后来,他干脆买断工龄,和别人合作创立了基础工程公司。这家专业从事建筑基础工程的公司当时年产值突破1亿元,中山、珠海、深圳等地都有该公司的业务,珠海到澳门的进出境拱北口岸地下工程就是由这个公司所做,当时在水下施工时难度非常大。
王继飞在澳门施工过程中,看到基础施工有一种预制的水泥构件的PHC管桩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桥梁等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于是他建议中山市建委组建一个这样的公司。中山市建委采纳了他的建议,联合澳门和内陆的几家投资商成立了一家管桩公司,由王继飞出任总经理。遗憾的是,由于股东出现分歧,这家公司不久被别人收购了。
后来,中山市一家桩杆公司的老板因为生病的原因,委托王继飞担任其公司的生产技术总监,管理公司的业务。王继飞凭籍自己的专业技术功底和多年从事基础建筑工程的经验,用3年的时间将这个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公司由最初的1条生产线拓展为6个分厂、20条生产线,管桩业务覆盖广东、福建、江苏、天津等地,他同时任两个分公司的总经理。

图为广和基业管桩生产车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