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原平诗人马增祥的七绝二首《阳武河春分》《阳武河冬至》以浓郁的乡土特色发表在《诗刊》2017年11月上半月刊,给冬日的忻州大地带来一缕鲜活的春意。
马增祥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原平古体诗词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多次登上《诗刊》和《中华诗词》,出版有《一江春水绿摇红》、《马增祥七言绝句选》、《马增祥诗词赋》诗作专著3部。鲜明的地方色彩,满满的正能量,成为马增祥诗词作品的主旋律。这次发表在《诗刊》上的绝句二首,依然凸显了农耕文化的脉动。在《阳武河春分》这首七绝里,诗人把时间定格在走过45天的春的分水岭上,看家乡阳武河的春分,“云山冰雪化东流,润土如酥草色幽。”前两句通过“冰雪化”后,“润土如酥”、“草色幽”等三种物象的次第变化,勾勒出春分节气在北方的特定反应。后两句“十载频频九年旱,一犁春水济三秋”,写出了地处黄土高原的家乡原平十年九旱,一滴春水贵如油的意蕴,启迪人们抓住春天的珍贵时光,去适时耕耘,孕育丰硕的秋天。在第二首七绝《阳武河冬至》里,作者依然以节气定时令,以时令写物象:“纷纷离土皆成客,寂寂空城总白头。独有檐前乌顶雀,不离不弃守乡愁。”这首七绝前两句作铺垫,给人以“灰色”的感觉,后两句奔主题,让人眼前一亮,前后两句运用修辞中的对比手法,前“暗”后“亮”,先“抑”后“扬”,把浓浓的“乡愁”高悬头顶,让人们仰而望之,久久不肯离去。(蔺红)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