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助力城区创卫
3月8日,在我市城区利民西街、匡村华容区等路段,随处可见城监支队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用喷水壶、清洁球、抹布、铲子等工具,将张贴在路两旁墙壁、树木、电线杆、灯箱上的小广告一一清除。忻州市城监支队法规科科长张德红介绍说,经过集中整治,乱张贴、乱喷涂、乱刻画小广告的情况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个别违法张贴的现象。对此,除了抓紧时间尽快清除之外,执法人员还通过小广告上的电话,提醒商家不要再乱张贴小广告。这是我市小广告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随意张贴的小广告就像一块块伤疤出现在街道、社区,直接影响着市容市貌,也破坏了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了防止小广告反弹,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出台了八项措施清理整治户外小广告。
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合力。按照属地管理、部门监管、标本兼治的原则,明确各自任务,加强协作配合,采取疏、堵、查、清等多种措施整合治理,有效控制、彻底根除非法张贴、喷涂、散发小广告现象,净化城区环境。通过正面疏导规范广告,按照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采取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在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广场、居民社区、街巷胡同等区域配建统一样式、统一材质、统一管理的便民信息栏,为广大市民发布各类合法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引导市民爱护市容。
分片包区,彻底清理。户外小广告清理工作实行包片分区责任制,环卫工人对各自责任区内公共设施上的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铲除;住建、交通、供电、交警、邮政、民政等部门负责清理各自设施上的小广告;忻府区负责清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区域内的非法小广告和整治乱写、乱画、乱挂现象。在清理中要与原墙体、设施本色保持一致,不得出现花斑,同时要启动“一见就撒”模式,随时随地进行清除,彻底净化城区卫生环境。
媒体曝光,批评谴责。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报送非法张贴、喷涂、书写小广告的企业、经营户及个人名单,统一汇总后,每周在我市主流媒体上至少曝光一次,让全社会共同监督,形成非法张贴、喷涂、书写小广告可耻的意识氛围。
联合执法,从严查处。住建、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每周开展一次综合执法,对发现的小广告责令其自行清理,并依法严肃进行处罚。加大违法张贴小广告查处力度,每周至少查处2起违法张贴小广告行为。
侦破案件,依法打击。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和忻府区公安局对非法张贴、喷涂有关制作贩卖假证章、假公文、假票证、涉黄招嫖、非法行医、收集药品等违法小广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联合相关部门清理查处小广告窝点,真正形成整治户外小广告的高压态势。
签订承诺,形成约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工商、住建、房管、公安、卫计、经信、工商联、金融、教育、文化、食药、税务、人社、旅游、运管等行业主管、监管部门,一律与所辖企业、经营户签订不违规张贴广告的承诺书,加大教育鉴定力度,一经发现就启动问责机制,对企业、经营户从思想上、行动上形成约束,未签订承诺书的将追究主管部门的责任。
运用科技,提高实效。引进先进网络电话通讯技术,启动城市服务管理热线系统,对屡禁不止的非法小广告实行24小时不间断呼叫,对其进行广播宣传,直至其主动到市城建监察支队业务大厅接受处罚为止,必要时责成通信运营部门对小广告中注明的电话按有关规定实行停机、封号、断网等措施,打压户外小广告的生存空间。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非法小广告的社会危害,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劝阻、制止户外张贴、喷涂、书写小广告行为,通过拨打城建12319热线、公安110报警电话进行举报,并按照管辖权分别移送住建、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提供重要线索、抓获现行、发现窝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奖励,形成全民参与整治小广告的局面。通过政府治、群众防,让户外小广告成为过街老鼠无处藏身,将铲除小广告进行到底,让城市真正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张志远)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