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丹心辉映党旗红
2016年11月17日 08时4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记神池县优秀共产党员宫增

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信仰。神池县一位八旬老人,从懂事起,就听父辈讲共产党员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事情,所以从小就爱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行为,这位老人就是神池县农具厂退休职工宫增。他六十六岁那年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轰动神池县的一件事情。不理解的人问他为啥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入党,宫增说,追求共产党员的高尚行为是他一生的信仰。他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义务植树、无私奉献;宣传政策,深入人心;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深受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他以自己的一片丹心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一份亮色。2007年、2008年他被评为神池县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荣获忻州市“五·一”劳动模范个人三等功,2009年3月他的先进事迹搬上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爱心传播活动节目。尤其是在近些年,神池县电视台也多次报道他的事迹,《神池报》创刊后,老宫不求报酬,义务送报更传佳话。

义务植树 无私奉献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宫增数年来义务坚持绿化西海子和尚峰山头,让人赞叹。和尚峰,是一座位于神池县城西南1公里的土石山丘,附近的居民说“山像和尚头,下雨满坡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70年代初,县级机关干部带干粮,修梯田,垒地堰,挖鱼鳞坑种植落叶松、杨柳树等,从此,和尚峰披上了绿装,与山脚下的西海子相互映衬,形成了山青水秀的景点。然而有几年,因缺乏管护,人为破坏,放牧牲畜,使这里的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一名每月仅有200元养老金的企业退休工人,宫增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毅然决定义务治理、管护和尚峰,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2005年5月30日,老宫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带着铁镐、铁锹、铁耙上山治理和尚峰,垒地堰、修道路、平土地、植树造林。面对一些社会上的流言蜚语,老宫都不放在心上,他诙谐幽默地说:“我有退休金,治理和尚峰不要钱,只为了老年人锻炼身体,青年人谈情说爱,小朋友看书学画有个好地方”。他利用五年多的时间,修理大路300余米,小路250余米,动土石方4000余方。同时积极配合县林业局在这里补植了杏树、杨树、柳树、沙棘、落叶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和尚峰又重新披上了绿装,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一座荒山与一位老人,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宫增除了下雨下雪,几乎天天都要上和尚峰照料,一些知情的文人说,老宫是有别于自然美丽西海子和尚峰的又一道独佳人文风景线!

宣传政策 深入人心

人老心未老,丹心向党旗。老宫从小是个苦孩子,爷爷被日本鬼子杀害,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又双双离开人世,是共产党给了他幸福生活,他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梦想着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已66岁的宫增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第二年金秋时节转为正式党员,从此,他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严格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首先自己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懂的东西,随时请教别人。在宫增家里,《毛泽东选集》、《求是》、《党建文汇》、《中国监察》、《乡镇论谈》、《人民信访》等报刊、杂志堆满房间。老宫不但自己学习,还介绍别人学习,送人们学习资料,同时,还把自己学到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编成顺口溜,只要人们愿意听,他就反复地宣传。“改革开放就是好,人身自由生活好,孤寡老弱给救济,60岁吃低保,农业税免掉了,种地又补款了……”就这样,他把自己所学下的知识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为心爱的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助人为乐 关爱他人

“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格高尚的标志。老宫虽然年过古稀,可他身体不错,有精神,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单位,他不怕麻烦,反复奔走,向有关单位和有关领导反映社情民意,最终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

80年代,神池县著名企业家、桂龙药物集团董事长王秉岐创办了山西省神池县制药厂,该厂原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曾和香港客商合资成为合资企业,后来该厂迁址忻州和厦门等地,留下的部分职工成为了下岗职工。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式职工,下岗后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因时隔多年,企业的经济性质难定,故吃不上“低保”,工人们多次为此事上访,宫增决定又管这件“闲事”。有人不理解地说:“你这人,咸吃萝卜淡操心”!老宫满不在乎,继续寻找证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隔20多年,原来的承办人有的调动了,有的退休了,新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情况,老宫不怕麻烦,找熟人、套近乎,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终于从工商局的历史档案中找出了神池县制药厂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老宫常说:“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学得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蔼就好;一切烦恼,理解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六十六岁才入党的老宫,既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以这样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幸福,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完成自己的愿望与初衷,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权利与义务。

相关链接:

“忻州好人·身边楷模”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