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忻州日报记者 刘捷
山西步伐,山西路径,山西气魄,山西答卷,山西担当。当这些“热词”在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被叫响时,会场内外群情振奋。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能参加这次盛会,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更要积极投身到开辟治晋理政新境界的火热实践中,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传播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展示我省我市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展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崭新形象和良好风貌。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温暖而实在的报告阐述,描绘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殷实、更幸福的美好愿景,让人感受到了党的关爱之情和务实之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把镜头笔端对准群众,把版面时段留给百姓,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就是我们的忠诚担当。让初心照亮远方,我们永远“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踏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铿锵的步伐,新闻工作者更要真切表达人民群众呼声,清晰呈现改革发展巨大变化,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不日新者必日退。”抱有一颗初心,不是拘泥传统的思维模式、满足固定的方式方法、习惯旧有的规定套路,而是在挑战面前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培养创新创造品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联系工作实际,新闻记者要在提高作品质量和水平上肯下“笨功夫”,提升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也要善用“巧方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推动各类媒体互融共通、优势互补,成为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行家里手。
站在重要历史关头,山西人民迫切需要一个美好的家园、一个令人自信自豪的故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乡愁,就是家国情怀,就是文脉延亘,就是精神归属。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就是新闻人不忘初心的忠诚担当。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闻工作者更应胸怀故乡情怀,厚植精神沃土,用生动、温暖的“山西故事”、“忻州故事”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丰润文化滋养,让每一个普通民众感知国家进步、坚定山西信心、增强忻州勇气。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之际,新闻工作者又迎来了第十七个记者节。初冬中的温暖令人幸福感倍增,更令人兴奋的是山西沐浴着治晋理政新境界,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人。”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用担当诠释忠诚,牢记社会责任,履行自身使命,才能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
山西省党代表谈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