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定襄西晋胡奋重阳登高纪功碑和五个典故
2016年10月08日 17时33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老婆上万“羊车之游”的晋武帝为何专宠胡芳?

胡奋学究天人,做为体制中人,对君臣关系看得透彻,认为皇帝是主子,皇家是所谓奉天承运的“天家”。臣子地位再高,也是为主子征战的奴才,到老仍是“老奴”。基于这种明确认识,他对体制外独立独行人士郭泰,益发崇仰,立身处世比较超脱。他有个不知名的好妻子,夫妇对一子一女的教育很成功。胡奋“性开朗,有筹略”,潜移默化影响了子女性格的养成。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继承其祖司马懿,其父司马昭基业,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平定了东吴,结束了数十年的分裂,统一了国家。他执政七八年后,怠政事而耽于色。

273年先下书禁天下嫁娶,继下诏博选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诗礼世家的母亲王太后五年前去世,由其皇后杨艳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帝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胡芳既入选,下殿号泣。左右止之曰:“陛下闻声。”芳曰:“死且不畏,何畏陛下!”这分明是对晋武淫威的反抗。帝反而喜欢上有个性的胡芳。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帝先遣人策拜芳为夫人,继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芳为贵嫔。274年帝诏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人入宫,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母女号哭,声闻四野。平吴之后281年,又选吴宫女五千人入宫,自此掖庭殆将万人,大大超越汉桓帝博采宫女五六千人纪录。157年,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全国10677960户,56486856人。280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锐减到2459840户,16163863人。人口只有汉桓帝时27%,平均200多户就有一户是晋武的老丈人。

晋武眼花缭乱,莫知所适,发明省心简便、名垂青史的“羊车之游”,载入《晋书·胡芳》:“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侍御服饰亚于皇后。”

晋武受外祖父、经学大家王肃和“诗书是悦,礼籍是纪”的母亲王太后影响甚深。胡芳长宠不衰,原因之一是,胡芳有乃父之风,性格开朗,出言亢爽磊落。271年武帝表彰胡奋“开爽忠亮,有文武才干”,其中“开爽”二字可以概括胡芳性格。她爱读书,经史知识博洽,言行有书卷气。

汉代起就时行一种樗蒱(chūpú)的博戏,犹后世的掷色子,以掷骰决胜负。马融有《樗蒱赋》。晋代尤为盛行。有次晋武与胡芳摴蒱,争矢,伤了上指。胡芳这一行为似乎有一点鲁莽,好像常说的掀了真龙天子的逆鳞。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言外之意,我爷爷随你爷爷司马懿西拒诸葛亮,我父亲又随你爷爷北伐公孙渊,世代为你家效劳,够意思了吧?将军的种子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理亏的?胡芳语,典出左思刚出炉的《三都赋》:“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很大程度表明胡芳对左文的熟悉,未必完全出自350年后《晋书》编者润色。胡芳理直气壮,武帝因而面有惭色。

胡芳长期受宠,引起武元皇后的提防。“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芳),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274年“秋七月丙寅(274.8.25),皇后杨氏(艳)崩。”276年十月“丁卯(276.12.13),立皇后杨氏(芷)。”不是冤家不聚头。受武帝派遣,策立杨骏女儿、皇后杨芷的是太尉贾充。15年后对杨骏一家实施灭门的是贾充女儿、惠帝皇后贾南风。

胡奋曾善意地向杨骏发出警告:“奋惟有一男为南阳王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惟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升九天之上。’……时杨骏以后父骄傲自得。奋谓骏曰:‘卿恃女更益豪耶?历观前代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但早晚事耳。观卿举措,适所以速祸。’骏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损益?’时人皆为之惧。骏虽衔之,而不能害,后卒于官。”杨骏一家被灭门,证明了胡奋的远见。此事被选入类书《太平御览》。

胡奋早已将女儿有希望当的皇后,视为家族祸患,无疑要谆谆告诫女儿决不要争当皇后,更不要像杨后那样干政。胡芳不争不妒,不给晋武添堵,也是晋武专宠她的另一原因。胡奋父女有这一警觉,都能平善而终。

晋武沉缅女色,成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如此色荒,是否促使他个人短寿和皇朝短命?唐太宗很想探索晋朝治乱兴亡,646年命修《晋书》。太宗对晋武的色荒未加评论,制曰:“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心屡移于众口,事不定于己图。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言外之意,晋武居治而忘危,处理重大人事问题,宽仁有余而杀伐决断不足,以致危及社稷,是对不起祖先的不孝子孙。

清松龛徐继畬对一般的男女大欲、妇女守节与否,持达观宽容态度,而对君主情欲却持论甚严,认为“圣帝明王即以是为修省最切之地……所谓衽席之上,天命流行……圣德之日新又新,圣政之久安长治,皆将肇基于此”。“夫阴阳无形,燮理之术,不外人事。人事非一端而总以君德为主。”“兴亡故有天命,岂亦不由人事哉。”认为晋武这是作死的做派,自蹈危亡。其《瀛环志略·土耳其国》按语,以晋武往事预见土耳其苛政不会长久:“俗无彝伦,国无纲纪,日以刀俎待其民,脧脂膏而供醉饱。三土之民,何不幸之甚也!观泰西人所箸书,西土之困於苛政也尤甚,胜广之徒,时时攘臂,而彼昏不知,犹晏然为羊车之游,亡可翘足而待矣。”他还把根子找到《礼记》。《后汉书·后纪》开篇援引《礼记·昏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松龛愤加眉批:“自后至女御凡一百二十一人,虽晋武、隋炀,恐亦不能遍及,安有圣帝明王而色荒至于如此之甚者!故内宫九御之说,乃后人伪窜礼经之文,断非圣人之制也!”

“偷香窃玉”而生的贾谧是左思“洛阳纸贵”推手?

平阳襄陵人贾充,累官至司空、尚书令,因不能齐家,祸害了西晋。贾妻郭槐性妒忌,生过两个儿子,都因她无端怀疑乳母与贾充有染,先后将两乳母杀害,两儿子都惊悸而死。生两女儿贾南风、贾午。南风成搅乱西晋的惠贾皇后。当初,武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儿,杨元后艳采纳贾郭亲党之说,想和贾氏联姻。武帝说:“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杨元后固请,武帝耳朵软,就与贾家定婚。开始欲聘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更娶南风,时年十五,大太子二岁。272年二月册拜太子妃。

贾午其貌不扬,却因“偷香窃玉”勾引美男子而闻名。韩寿(?-291年)字德真,容貌俊秀,举止潇洒,贾充辟为司空掾。充每次宴请宾客,其女贾午就躲在帐后偷看,非常喜欢韩寿,便与之暗中来往。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奇香,人一用便几个月其味不绝。武帝视为珍贵之物,仅赐给贾充和陈骞。贾午将之暗中赠给韩寿。属下闻到韩寿身上香味浓郁,便在贾充面前称赞韩寿所用香之奇特。充侦知其女和寿私通,生米做成熟饭,就把女儿嫁给韩寿。寿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与贾午所生子贾谧(276?—300),好学有才思,历官散骑常侍、秘书监。谧因与贾后合谋陷害太子,为赵王伦所杀。

历览典籍,“偷香窃玉”所生的贾谧,似乎成了左思“洛阳纸贵”的推手。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272年因其妹左芬被选入宫,举家迁洛阳。291年起“贾后专恣,谧权过人主”,“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徙,莫不尽礼事之。或著文章称美谧,以方贾谊。渤海石崇……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刘琨皆傅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贾谧还请左思讲《汉书》。300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典籍对《三都赋》创作时间记载悬殊。《世说新语》:“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华)。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又引《左思别传》:“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郎。谧诛,归乡里专思著述,齐王冏请为记室参军,不起。时为《三都赋》未成也。后数年疾终,《三都赋》改定,至终乃上。”《晋书·左思》:“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至今有的说《三都赋》成于280年灭吴之前,有的说作于291年。皇甫谧(215—282)、贾谧出生时间相差约60年,死亡时间相差18年,二谧究竟谁是左思文章的推手?还有没有更得力左文推手?

令人欣喜的是,刊刻于276年的胡奋碑,多处引用或化用左思、左芬兄妹诗文包括《三都赋》字句,同时也化用本朝史官字句,为解答这一疑难提供了新证。请看:

1、胡碑:“定襄南冈,其山嵯峨嶵魏,上拂青云。”《三都赋》:“扇飞云,拂轻霄。”“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2、胡碑:“君元子长融,年在弱冠,实有颜子卓然之才,遭命不永。”左思《咏史八首》:“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芬《晋元杨皇后诔》:“惟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遭命不永,背阳即阴。”

3、胡碑:“晋运之兴。岳降神灵,诞育监军。高明柔克,允武允文。”268年晋武命史官为母亲文明王皇后作《哀策》:“明明先后,兴我晋道。”274年武元杨皇后《哀策》:“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左芬《晋元杨皇后诔》:“赫赫元后,出自有杨。奕世朱轮,耀彼华阳。惟岳降神,显兹祯祥。”胡奋验碑材后276年十月纳后杨芷,左芬受诏作《颂》:“峨峨华狱,峻极泰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钟于杨族,载育盛明。穆穆我后,应期挺生。”

载入《晋书·后妃》的,晋武除两皇后杨艳、杨芷之外,还有两贵嫔左芬、胡芳,一夫人诸葛婉。晋武选女人并不完全侧重性伴侣,还有文学待诏如左芬。“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后为贵嫔,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晋武如此看重左芬词藻,自然对文名更高的左思会青眼相看。晋武才可称得上左思文章的一号推手,其次是皇甫谧。

胡碑这一文史新发现,是刚性的、未经翻刻的、不走作的、最可信的原汁原味老篇章。它有力表明了在晋武等推动下,泰始咸宁间,左思入都四五年(272—276)后,其诗文包括《三都赋》,已经洛阳纸贵。较胡碑晚出的,无论《晋书》还是《世说新语》,对左思记载都有出入。左思成大名时,贾午才十五六岁,情窦初开,正和韩寿“偷香窃玉”,贾谧是否出生还是问题。论年纪左思与贾谧父亲同辈,年轻时并未因诗文和妹妹椒房之宠得到晋武重用,落得到老仍须傍年少得志的权贵贾谧,混迹“金谷二十四友”,这事大不可解,似乎也验证了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与胡奋有何干系?

胡碑刊成次年胡奋调回京城,同年又都督江北。吴廷燮《晋方镇年表》:277-284年胡奋为都督沔北诸军事。284年杜预卒,胡奋都督荆州诸军事。

279年十一月大举伐吴的水陆六路大军统帅是:“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余万。”总统领是太尉贾充。

280年正月,杜预、王浑等攻吴城镇,所向皆克。二月杜预在武昌会各路晋军统帅,商讨攻吴都。“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三国演义》最后一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将《晋书·杜预》中持反对意见的,具体化为胡奋:“胡奋曰:‘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演义著者或许看到胡奋行事稳健,才把反对意见归到他名下,然而将正史“俟来冬”改为“俟来春”,使读者产生胡奋智力有问题的感觉:今年春水泛涨,来年春水就不泛涨吗?

当时企图以立碑方式留名后世,已到挖空心思地步。杜预、胡奋在灭吴后都立过石碑。《晋书·杜预》:“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水经注·江水三》:“江水又东迳鲁山南……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城中有晋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胡奋碑”。鲁山城鲁山,即今汉阳龟山。灭吴功臣杜预还在荆州岘山为前任都督、灭吴志士羊祜,立了“堕泪碑”。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历经1700多年风云,继承羊祜遗志完成灭吴大业的杜预、胡奋在荆州立的三块石碑,都不知所踪,惟有山西定襄南冈的胡奋碑,巍然屹立,以其漫漶不全的文字,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责任编辑:李冬梅)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