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忻州城区利民西街,在众目睽睽之中,竟然发生了一起商贩捅伤城管的事件。
在忻州街头发生了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我们有必要聊一聊城管这一特殊的群体了。之所以称之为群体,而不是职业,是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首先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并无二致。他们也是家中的顶梁柱,出来工作养家的,他们也有盼着自己平安的父母妻儿,他们也在挥洒汗水以努力打拼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孝顺的孩儿、可靠的丈夫、高大的父亲。
可是,这一切努力,总在少数人的曲解中“妖魔化”。
在这些人眼中,城管与商贩总是上演这样的桥段:本分可怜的小贩在路边靠挣几个小钱来养家糊口,“穷凶极恶”的城管却不答应,非得去砸了人家的饭碗,善良的小贩最终前途尽毁,可恶的城管于是更加“无法无天”……一言以蔽之,小贩总是对的,城管总是错的。
可是,城管为啥要平白无故地断了小商贩的财路呢?到底是个人恩怨还是公事公办?道路不是城管的,更不是小贩的,而是公共的。所以那些不遵章守规小商贩的财路建立在侵犯公共空间、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是影响市民出行、有损市容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心而论,像这种不讲公德的行为,一旦做了,当事人也该心有歉意、愧对市民才是,哪敢理直气壮地抗拒,甚至持刀向执法者行凶?
有人可能会说,是城管执法不文明,商贩们抗争是正常的。但就本次事件而言,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两位受伤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有任何过激之处,并且就全国范围而言,绝大多数城管的执法行为都是有法可依、在情理之中的。我们倡导和谐,但法律法规的尊严有时是需要一些强硬手段予以实现的。还有人可能会说,小商小贩们是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要多些理解和包容。讲道理的话,城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自然不是弱势的一方,但是,那些屡犯不改、抗拒法令的商贩们难道真是弱势群体吗?非也,他们仅仅是过错的一方。
当前正是忻州城区创卫工作大举推进之时,人人都讨厌脏乱差的居住环境,都向往整洁有序的城市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在环境秩序不好时怪城管无能,城管依法处理违规行为时又无端被指责阻扰,这样做是不厚道的。
当然,在忻州街头发生这种事是个例,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忻州市民都是能够理解创卫的意义和城管的职责的,不论是商贩还是其他人。
记者9日在健康街上所见,两名城管正在清理一家商店门面上的贴字,而店老板则为他们推来了自己的三轮车垫脚,并小心地扶着车子以防打滑。
据了解,这是忻州市城建监察支队正在开展乱贴乱挂广告专项整治行动。连日来,城管队员们对城区街道两侧商铺的橱窗广告开展了集中清理,对陈旧破损、杂乱无序的各类玻璃广告、旗幔广告、横幅等广告开展了集中整治,通过清除视觉污染给沿街店铺再次做了一次“美容”,其目的便是深化创卫工作,提升市容市貌整体档次和水平。民众的支持与理解,是一切公共工作的催化剂,创卫工作也是如此。我想,城管的工作纵然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但这位店老板的举动也能够带给他们一丝清凉。
最近每天的日落在几时几分?不管几时几分,城管们依然奔波在这座希望成功创卫的城市中。“万众一心创建卫生城市”,城管们为此流了汗,也流了血。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创卫的工作中来。(王潇阳)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