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领养再续大爱 中国母亲忍痛惜别
去年,郭变英带志平到太原脑康医院做康复治疗时,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埃塞克斯县中产家庭的琳达女士通过国际收养中心、中国民政部、山西省民政厅等渠道,选择来中国领养一名弃儿。当琳达女士在医院了解到志平的情况之后,马上提出领养的请求。看到有国际爱心人士接力帮助志平改善就医、生活条件,郭变英喜忧参半。从提出领养申请到最后批准,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今年4月,忻州市社会福利院人员给郭变英家送来寄自美国的安吉罗夫妇和她们领养的儿子麦休分别写给志平的两封信,还有记录他们全家生活的一本相册和一本图案贴画,目的是让志平提前熟悉未来的美国家庭情况,使见面时彼此不至于太陌生。
7月11日,孩子交接的日子已定:8月1日安吉罗、琳达夫妇来山西接志平。听到这个消息,郭变英和全家人都十分纠结,但考虑到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治疗、拥有更好的未来,尤其是美国安吉罗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心、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全家人都只好按部就班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郭变英领着志平到市公安局民生服务大厅办理了出国护照,未来的志平也将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7月31日深夜,郭变英和志平母子俩一夜未合眼,两人拥抱着坐了一夜。郭变英给儿子买了新衣和新鞋,定做了康复矫正鞋垫,制作了儿子从小到大的塑封相册,削了20多支铅笔,还为儿子准备了净化空气的中国麦饭石。郭变英还分别写了给儿子志平、给美国安吉罗夫妇的两封信,信中告诫志平要听美国爸爸妈妈的话,“如果想家了,经常给妈打个电话或者发个视频,但是必须通过美国爸爸妈妈的允许,出门要注意安全,和其他小朋友要友好相处,不管在哪里记住自己‘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永远的家乡!我的家在中国山西省忻府区兰村乡范野村。’家里有抚养你长大的爸爸妈妈姐姐哥哥,他们都很爱你!妈虽然不在你身边,妈一定是最牵挂你的人。不管将来怎么样,你永远是妈的儿子。妈在家会永远守候:等着你长大后回家团聚!”郭变英在给美国安吉罗夫妇的信中介绍了志平的不幸身世和治疗康复情况,“我深信,美国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在你们的精心照顾下,一定会为志平提供更好的治疗,志平对治疗很配合,一定能早日康复。希望你们多给他做右手康复训练,注意爬楼梯时脚板要放平。相信你们比我更关心他、爱他,衷心地谢谢你们!为了志平的健康,希望我们之间能够经常保持沟通。我们全家人欢迎你们来作客!”
“妈妈,我舍不得你和爸爸,爸爸在上海打工回不来,我临走也见不上他。美国什么样子,我到美国后会打电话告诉妈妈的,想妈妈了,我就看看相册……”看着妈妈流泪,9岁的志平也跟着流泪,像大人一样安慰妈妈。就这样,母子俩一夜唠嗑唠到天亮。
8月1日早晨8点多,忻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公务车开到了家门口。志平告别了伴他从小长大的熟悉的乡村老房子,告别了邻居伯伯和上幼儿园时的老师,在妈妈、哥哥、姐姐、舅舅、姨姨和福利院叔叔们的陪同下,踏上了见美国父母、去美国生活的旅途。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变英翻着炕上一大堆志平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眼含热泪地对记者说:“这几天,我夜夜失眠,我想儿子啊。这么多年来,志平就是我的心头肉,如今成为我永远的牵挂,我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放弃了打工的机会、花光了积蓄抚养他,为他治病,从没向村里和国家申请过一分钱,就想让他健康长大,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愿美国的爸爸妈妈,能帮我完成这个愿望。”
母爱是如此的无私与伟大。
但愿已到大洋彼岸的党志平在未来的日子里早日康复,快乐成长,永远记住他的故乡在中国,他的中国母亲叫郭变英,他的乳名叫胡鑫涛。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