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国内>>正文
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2025年11月04日 10时56分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题: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李晓婷、丁乐

开放,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专章部署,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

近日,记者深入产业园区、口岸枢纽、经贸展会等一线前沿,看到各地打开大门、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合作共赢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积极拓展开放新空间

岳麓山下,湘江之畔,跨越山海的友谊与合作正在书写。

坦桑尼亚腰果、赞比亚琥珀石、几内亚非洲鼓……走进位于湖南长沙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琳琅满目的非洲好物和扑面而来的非洲元素,无不让人感受到中非贸易的火热。

从舌尖的丰富滋味到指尖的宝石璀璨,一件件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洲商品成为开放中国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

不论是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还是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不论是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务实合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还是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中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红利”创造新机会、拓展新空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提出4年来,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为破解发展赤字提供有效助力。

“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不仅便利了中外企业高管的商务往来,也加速了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的在华本土化进程。中国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多元助力企业产品拓展全球市场空间,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松下深耕中国市场近50载,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是可以信赖并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伙伴。

“大门敞开、增益世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庄芮表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立足我国自身发展需求,有节奏、有范围、有层次地主动推进开放,有助于中国与各方携手共进、相互成就。

奋力激活开放新动能

收获的季节,花城广州再迎万商云集。

“这是泰国厨具品牌BSP公司第三次参加广交会。”在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蓝涛眼里,广交会不仅是销售窗口,更是供应链整合平台。“除了开拓新客户,我们也会在这里采购玻璃、金属件等配件。展会结束后,团队还计划前往山西的玻璃企业和广东不锈钢供应商处参观拜访。”

目前,中国市场贡献了公司海外营收的近三成,份额还在持续增长,线上渠道表现尤其亮眼。“我们在京东、天猫等不同的电商平台均开设了旗舰店,全部由自有团队运营,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蓝涛说。

接棒广交会,11月5日,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八届进博会即将在上海开幕。预计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重大展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缩影。一“出”一“进”的火热来袭,不仅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也彰显出我国扩大开放的澎湃动能。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并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保证了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同时,中国坚定做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通过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一系列国际展会,为全球企业打开了共享中国市场的机遇之窗,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买全球、卖全球”需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在中国国内旺盛需求带动下,老挝木薯粉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老挝企业参与到中国茶饮产业链中,老挝农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副总经理韩超表示,未来,还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在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建设东盟商品进出口分拨中心,开展老挝啤酒、木薯粉等贸易,助力更多东盟国家农食产品出口中国。

携手绘就开放新图景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货物、人员、资金、数据、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跨境自由便利流动迎来全面升级,推动海南加速形成全球资源配置的“强磁场”。

今年6月,佰唯基因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成为海南自贸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来,落户省内的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据了解,该公司将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设立超过1500平方米的智能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并按照国际标准建立GMP认证生产线。

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梦竹表示,公司看中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等政策及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红利,因此投资海南,并将海南作为链接海外市场的核心枢纽。“未来,公司将充分借力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全球布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只是中国的经济叙事,更是惠及全球的发展叙事,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期待。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从制度、贸易、投资和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共赢新图景徐徐铺展。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新动力。”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