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国内>>正文
“年三十”连续5年“缺席”
时间都去哪了 还没好好感受“三十”就没了
2024年12月04日 10时37分  

据新华社电 这不,还没进腊月门,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年三十”的消息就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5年至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也就是说,过了腊月二十九,就直通大年初一。这几年的年三十都去哪儿了?影不影响人们过年?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腊月,是农历中十二月份的别称。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月主要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制定。在现代天文学中,已经可以根据月亮和太阳的高精度位置模型准确算出一整个月相的变化周期约为29.5306天,这一周期被定义为“朔望月”。

由于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而且大小月的出现并非一大一小或一小一大间隔排列,也有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这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

如果腊月正巧碰上农历小月,就是29天,则没有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大年三十)。杨婧表示,年三十“缺席”的情形差不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甚至还有可能会连续“缺席”。不过,由于“朔望月”平均长度稍长于29.5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也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据统计,未来26年,也就是到2050年,有年三十的年份共有14次。

没有了年三十,过年就会失去灵魂吗?“不会!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民间习惯称为‘除夕’。除夕,不仅是家人们的团聚时刻,更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因此,不管腊月是29天还是30天,它都是农历年的末尾,其团圆之意仍旧在,且已经是约定俗成,不会影响除夕的存在,也不会影响人们过年的心情。这么来看,未来5年都没有年三十,真不是什么大事,公众不必大惊小怪。”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说。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