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国内>>正文
突破1000颗 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脉冲星探测“成绩单”出炉
2024年11月27日 10时18分  

“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盘点“中国天眼”在脉冲星领域的新发现,研判学科发展前沿。

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是一种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因持续发射高度周期性的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因其具有一系列鲜明“个性”,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

这些特性使脉冲星成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和众多天文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还可助力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

自1967年发现首颗脉冲星以来,人类对脉冲星的观测与研究从未止步,但脉冲星至今仍有众多未解之谜。

“中国天眼”在脉冲星领域有哪些发现?

口径500米,反射面板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能接收到百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站在人类视野的最前沿,“中国天眼”成果频出。

从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发现脉冲星数量破千,“中国天眼”只花了7年多时间。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朱炜玮介绍,“中国天眼”发现的1000余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约占人类发现脉冲星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特别珍贵的样本,深化了人们对脉冲星形成、演化的认识。”北京大学教授徐仁新说。

“发现脉冲星的过程中,相关科研团队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戴子高说,例如,测量了双中子星的质量并实现了高精度的引力论检验,发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首次测量了年轻脉冲星的三维速度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打开探测宇宙的新窗口。

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除脉冲星领域的发现之外,中国科学家还在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

未来,FAST将探索在望远镜周围增加辅助天线,以显著增加覆盖天区,并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和空间分辨能力,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文图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