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国内>>正文
报告:大湾区要加快软硬联通 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2021年09月27日 10时52分   中新网

中新网广州9月26日电 (程景伟 陈建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6日在广州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该报告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开放优势和内联外通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凸显。

该报告称,粤港澳大湾区居住着7000万人口,2020年GDP达到1.7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是一个富集着大量高产值人群和中产阶级的超级市场。如果能够打通循环堵点,最大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就将进一步推动沿海与内地一体化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粤港澳大湾区因为港澳的独特优势和自身强大的经济量级,将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双循环战略链接点之一,将凸显门户经济的新优势。”报告指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联通协作以及向北延伸至东北振兴的国家区域战略合作,将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大循环。

报告认为,港澳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香港与英联邦国家(地区)之间、澳门与葡语系国家(地区)之间保有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在资本、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等方面与国际市场丝丝相扣,既是外资流入的主要通道,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桥梁。

“少了港澳的循环是不完整的,有了港澳的循环才更有活力,有了港澳作用充分发挥的双循环才是成功的新发展格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执行主编任志宏说。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软硬联通,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其中,深入推进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围绕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重点从投资贸易、专业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堵点入手选准突破口,形成一批“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创新举措。

任志宏指出,必须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这是当下推进大湾区建设迫切面对的新任务新要求。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