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正是植树护绿好时节。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1个植树节,当天上午,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太原市绿化委员会在阳曲县北山“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联合开展了“3·12”植树节省城各界义务植树活动暨“留住乡愁”古树名木认养项目上线启动仪式。学生、官兵、警察、民企职工等500余人齐挥锹,现场义务植树1300余株。
“3·12”植树节当日,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向全省各界发出植树倡议,希望全体适龄公民人人争做植树造林的“参与者”“推动者”“守护者”。现场,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我省已被设立为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无法实体尽责的群体,可通过参与网络尽责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00余人共义务植树1300余株
3月12日上午9时,阳曲县北山“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头顶的蓝天、和煦的春风,让前来植树的人们倍感兴奋。“3·12”植树节来临之际,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太原市绿化委员会在这里隆重举行“3·12”植树节省城各界义务植树活动暨“留住乡愁”古树名木认养项目上线启动仪式。
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漫山绿意。植树节当日的阳曲北山彩旗飘扬,一派热闹景象。从四面八方赶来种树的学生、官兵、警察等社会各界人士,把一个又一个山头装扮得五彩缤纷。
挖坑、扶苗、培土、浇水……不一会儿工夫,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马律锋和几位同学已经种下两棵树。学的就是林业专业,又有了来种树的现场实践,马律锋和同学们脸上写满兴奋和幸福。“植树护绿本来就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情,加上今天就是‘3· 12’植树节,还和同班同学一起来种树,感觉更有意义。”马律锋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从一开始选专业犹豫不决到现在越来越觉得造林事业光荣神圣,他暗下决心,毕业后一定会从事本业,为祖国多添绿。
植树现场,还来了一群公安干警。“作为省城公安机关的代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光。”太原市公安局民警吕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安机关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助力改革开放的护航者,同时也是绿色理念的传播者、绿色家园的建设者、绿色行动的先行者、绿色成果的守护者。
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场的学生、官兵、警察、民企职工等500余人,共义务植树1300余株。
公益行走捐步也能兑换山中绿
启动仪式现场,有忙碌种树的身影;在省城大街小巷,有多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宣传展位、牌匾,号召更多公众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参与到全民义务植树中来。
在太原市政府、太原市绿化委员会门口,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太原绿化委员会联合亿森林开展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树——公益行走绿化北山”、太原古树名木在线认养、“十大魅力古树评选,为你家乡的古树名木投票”等多个项目。其中,“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树——公益行走绿化北山”,是指在线上领养1棵虚拟国槐树苗,通过公益行走捐步兑换能力的形式进行养护。公众在线每养成1棵树,亿森林公司将在北山基地种1棵树。
太原古树名木在线认养,甄选太原20株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在线认养,公众通过游戏化的方式,以贡献时间、邀请好友参与等形式挣得库币,库币可购买水、有机肥等对古树进行养护,合作企业将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企业养护配捐。
“十大魅力古树评选,为你家乡的古树名木投票”,将邀请关心公益,关注家乡古树保护的朋友一起参与,为古树名木健康养护保驾护航。活动甄选包括太原在内的32个城市的古树名木,在线发起古树名木的投票活动,评选出十大魅力古树,通过评比呼吁更多人关注中国古树名木的保护。
争做植树造林的“参与者”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1个植树节,“3·12”当日,省绿化委员会也向全省各界和全体适龄公民发出植树护绿倡议。
省绿化委员会倡议,每位三晋适龄公民都应争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共同倡导社会各界从我做起,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宣传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争做植树造林的“参与者”。“每人每年植树3—5棵”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牢记一份使命、恪尽一份责任,肩负一份担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抓住春季植绿的大好时机,积极投身国土绿化。只要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争做增林添绿的“推动者”。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绿水青山,期待美好生活。省绿化委员会号召各社会团体及全体公民,在直接参与造林绿化尽责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选择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的义务植树尽责方式,不断将义务植树活动推向深入。
争做绿化山西的“守护者”。每位公民都应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坚决制止和举报破坏造林绿化的不法行为,积极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国土绿化成果,做一名“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绿色护卫者。
启动仪式上,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经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准,山西已被设立为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省绿化委员会号召全省各界在实体尽责的同时,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入山西省全民义务植树尽责通道,参与网络尽责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在全省打造100个森林康养小镇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我省改善生态环境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去年一年,我省造林绿化有何成果?今年又将有哪些大动作?启动仪式结束后,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
“国土绿化永无止境,生态建设需常抓不懈。2018年,我省掀起大规模国土绿化新高潮,全年完成营造林510.22万亩,规模创历史新高。”张云龙表示,2016年到2018年,我省累计营造林137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20.5%,增速居全国第9位,全省累计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达154.17亿元。这是我省国土绿化推进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绿化成效最好的时期。
张云龙表示,去年以来,该局严格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联动实施造林务工、退耕奖补、管护就业、经济林增效、林产业增收等林业扶贫“五大项目”,惠及52.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0.5亿元。特别是提前一年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累计承担国家退耕还林任务368万亩,同时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成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省已进入‘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新时代,但仍有3272万亩宜林荒山处于生态脆弱地区。”张云龙表示,今后,我省林草系统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和“绿化、彩化、财化”的总体思路,推进国土绿化。全省预计用8年时间,使现有八成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绿化。同时,以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为重点,将做强叫响“山西红枣”“山西核桃”等优质品牌,依托连翘、沙棘等资源优势,在全省建设20处干果特色经济林示范园。
谈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张云龙表示,将围绕表里山河“美起来”,坚持以“两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引领,每年完成人工造林300万亩。同时,大力实施未成林地管护项目,对现有590万亩未成林地进行补植补造,为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奠定基础。围绕“一圈两山十二集群”在全省打造100个森林康养小镇、100个基地、500个特色村。最后,围绕省直林区“强起来”,创新林区发展新模式。
山西晚报记者 要维维
扫描二维码,进入山西省全民义务植树尽责通道,参与网络尽责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扫描二维码,观看义务植树现场视频。
(责编:高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