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国际国内>>正文
【改革创新金点子】以大格局推动大开放
2019年03月11日 10时26分   山西日报

我省是典型的中部内陆型省份,南北长,东西窄,四周有黄河、太行等地理性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省开放布局的先天不足。目前,全省逐步形成的“东融南承西联北拓”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对构建新高地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省内开放的格局看,尚未调动起重点城市的对外开放活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我们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布局省内开放小高地、拓展对外开放通道、优化对外开放路径,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省内对外开放小高地。将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向小高地倾斜,集中打造各有特色、错位发展、能带动全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引领、带动和示范,搞活全省对外开放“一盘棋”。例如,太原作为省会城市无疑要全力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多元化调整,成为发展新经济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建成资源型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制度创新重点区,逐步成长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标杆。
  拓展对外开放通道。要加快打造国际化航空口岸、铁路口岸,提升无水港服务能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争取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太原航空口岸国际竞争力,加大国际航空客、货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扩大机场辐射能力。积极开展“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业务,促进铁路口岸与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方略保税物流中心联动发展,从而促使企业、产业、资源要素向“提升经济外向度”上靠拢。以武宿综合保税区、中鼎物流园区、太原铁路口岸、大同国际陆港等为依托,加快太原、大同、临汾无水港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优化对外开放路径。产业层面,充分发挥我省传统产业、新兴接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在深度融入国内国外经济合作中谋划发展,引领我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企业层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西的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尤其是我省国有企业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和“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平台层面,重点要依托全省各地开发区建设对外开放的平台,提升开发区的发展质量,创新开发区开发建设机制,使其成为开放发展的主战场。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 赵旭强

(责编:高光甫)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