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频道>>健康>>正文
流感疫苗怎么选?何时接种?请看这里
2025年10月28日 09时51分   山西晚报

随着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甲型H3N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增加,山西也已进入流感防控关键期。

作为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接种流感疫苗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但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时机是何时?疫苗又该如何选择?不同年龄段有何接种须知?日前,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了山西省儿童医院预防保健科的杨佳主任,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疫苗是科学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流感和我们平时的普通感冒不一样,虽然都带‘感’字,但不是一种病。”杨佳说,流感的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定义,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后常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轻微。而普通感冒多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冬、春季节是上述病毒喜好的生存气候。普通感冒多数呈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相比之下,更值得警惕的是,流感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传播,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杨佳介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能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及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挤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流感病毒时,这些抗体能迅速发挥作用,阻止病毒感染或减轻症状。

疫苗选择上建议“有啥打啥”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包括三价灭活疫苗、三价鼻喷式减毒活疫苗和四价灭活疫苗,其中三价灭活苗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包括0.25ml(适用于6-35月龄)和0.5ml(适用于36月龄以上)两种剂型,而三价减毒活疫苗的剂型为0.2ml,适用于3-17岁人群,而四价疫苗为裂解疫苗,可用于36月龄以上人群接种,有0.5ml一种剂型。

“经常有人问,该选择什么样的疫苗进行接种。”杨佳说,“有的地方是肌注的三价、四价疫苗都有,有的是只有四价,还有的家长想给孩子选择鼻喷的三价减毒活疫苗,但可能注射地点刚好没有,这些情况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有啥打啥。”诚然,从保护范围看,四价疫苗比三价多覆盖一种病毒亚型,但由于近几年第四种毒株并未广泛流行,因此两者在实际防护效果上差异不大。所以杨佳建议市民不必过分纠结于选择,接种点有哪种就及时接种哪种,尽早获得保护才是关键。

而根据现行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版》,有些重点人群是建议优先接种的: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养老院、福利院等护理机构的员工、孕妇、儿童(主要是6月龄到59月龄的小年龄组儿童)。“还有一类就是我们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因为6月龄以下儿童是无法接种我们流感疫苗的,所以他的看护者也是建议去接种的。”杨佳表示。最后一类则是重点场所,尤其是人群聚集的,比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管场所的相关人员和工作人员。总的来说,就是6月龄及以上,只要没有接种禁忌,都建议在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且越早越好。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为什么大家说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对此,杨佳表示,流感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流感重症以及相关并发症,例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但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频繁,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上一年完全不同。我国会依据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的数据,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当年流行株的预测,来调整疫苗组分,以确保疫苗能与流行病毒有效匹配。

此外,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通常只能维持6-8个月。因此,只有每年定期接种,才能持续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一般来说,我国的流感高发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但近年来流感的发病几乎全年都存在。因此,理想的接种时间是在流行高峰来临前的9月至11月,这样可以及时建立起免疫屏障。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在整个流感流行季节内,依然有必要接种疫苗并获得保护。

“还有些家长会问,孩子到底接种一剂次还是两剂次,实际上,对于接种剂次来说,我们一直是考虑两个因素,第一是接种对象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第二是接种对象的年龄组是多少?”杨佳表示。对于9岁以下的孩子,即6月龄-9岁的孩子,是需要区分的,9岁及以上的孩子是不需要区分的。对于9岁以下6月龄以上的孩子且其既往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需要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如果选择接种减毒活疫苗,那就只需要接种一剂次,不管他是否接种过。对于9岁以下6月龄以上的孩子,如果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那么只需要接种1剂次的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疫苗的,接种的间隔时间是4周及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是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或有过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三价减毒活疫苗还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的儿童及青少年、2-4岁哮喘儿童,以及接种前48小时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者等。

另外,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病情稳定后接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提示”,明确做好健康防护,有助于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大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常通风,家中每天应尽可能保持开窗通风;遮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戴口罩,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若需前往应正确佩戴口罩;及时就诊,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后,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有基础病的人群出现症状需提高警惕,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另外,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有关专家提醒,流感并非普通感冒,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切勿盲目“预防性用药”。

常见认知误区纠正

误区一:接种疫苗后马上就能生效

错。疫苗接种后需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因此需提前接种,避免在流感高发期才接种导致无法及时获得保护。

误区二:孕妇接种疫苗会影响胎儿

错。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孕妇接种流感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反而能保护母婴健康。建议向医生咨询,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后,在医师的指导下再进行接种。需要强调的是孕妇只能去接种灭活流感疫苗,而不能去接种减毒活疫苗。

误区三:身体好就不用接种

错。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即使身体健康,感染后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且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等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误区四:接种疫苗后就一定不会得流感

错。疫苗保护率并非100%,但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发生率。

误区五: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

错。连续几年出台的指南都是建议大家鸡蛋过敏并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来看,接种流感疫苗并没有引起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WHO以及其他国家也没有把鸡蛋过敏作为接种禁忌,所以鸡蛋过敏是可以去接种流感疫苗的。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梦莹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