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简介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最主要的特点是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谷雨时节降雨量增多,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浮萍的生长。这个时期,湖泊和水面会被浮萍覆盖,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二候鸣鸠拂其羽
在节气文化中指布谷鸟开始活动,急促的叫声仿佛在催促人们不要耽误农时。
三候戴胜降于桑
桑树上便能见到戴胜鸟,提醒养蚕的人家,要忙起来了。
养生歌
巧吃三笋养三腑,竹笋护肠排宿毒。莴笋健胃增食欲,芦笋利水膀胱舒。
健康养生
调整作息
谷雨前后,应调整作息时间,可适当早起半小时左右,如果白天感到困乏,可以睡午觉(不宜超过1小时)来养精神。在居室或办公室内,可摆放一些花草植物,其芳香之气、鲜亮之色能够兴奋感官、振奋精神。
祛湿养肝
谷雨时节,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湿度变大,健脾、祛湿是关键,饮食上需注重养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
营养专家推荐,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
喝谷雨茶
谷雨采摘的新茶,就是著名的谷雨茶,具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祛病延年的功效。此外,可用喝剩下的茶叶水洗脸泡脚,使皮肤光泽、滑润、柔软。
保暖护膝
谷雨时,体弱者、老人和小孩应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轻易脱下长衣长裤。很多人为了预防感冒还穿着很厚的衣服,这样也可能诱发“春火”,也就是产生内热,再加上空气中湿气大,反而容易生病。另外,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着装上应避免暴露腰腹及关节。
疾病预防
随着谷雨节气的到来,气温变化较大,这个节气前后最易引发5种疾病,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预防。
慢性胃炎
谷雨节气正好处于春夏交替时节,同时也是胃病的易发期。胃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切忌因为天气回暖贪吃冷食而伤了肠胃。此外,在饮食上,脾胃不好的人还应尽量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可多吃莲子、山药等来养胃。
防风湿病
根据谷雨时节空气湿度大的特性,一些风湿病患者也渐渐“苦恼”起来。专家提醒,以肌肉和关节疼痛为主的风湿病患者应注意适量运动,但切忌运动过度,出现乏力的感觉。如果出现风湿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接受临床化验,确诊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
防神经痛
谷雨前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一旦患上神经痛或旧病复发,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休养,避免用脑过度和思虑交瘁。
防过敏症
谷雨前后,百花渐次开放,这时,人们须预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有过敏史的人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
预防感冒
谷雨前后,天气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且早晨、中午、晚上温差较大,同时南北温度差异也较大,人们极易感冒。所以,谷雨前后,早晚外出要注意添衣,不可忽视大意。
中医养生
谷雨时节也是做好预防过敏、祛湿和护肤保健的重要时段,有三个保健动作大家不妨练习试试看。
冷水搓鼻
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错的办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时候,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揉祛湿穴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要从健脾补脾入手。按揉阴陵泉穴就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因为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该穴道的时候,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茶水洗脸
春茶上市了,喝剩下的茶叶水倒掉是不是很可惜呢?用喝剩的茶叶水洗把脸,不但能减少皮肤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使脸部皮肤光泽、滑润、柔软。还可以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肌肤衰老。茶叶还能抗辐射,尤其适合长期用电脑的女性,可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茶叶的鞣酸作用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健康饮食
古代著名医学家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根而培之。”这也是谷雨时节的养生准则。特别在饮食上以祛风湿、舒筋骨,升阳、养血为主,也须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谷雨节气前后15天,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养肝护肝。此时的食疗重点在养肝护肝、滋养明目,那么谷雨时节吃什么好呢?
食香椿
北方谷雨节气有食香椿风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荠菜粥
取新鲜荠菜250克(或干荠菜90克),粳米50-100克。做法:将荠菜洗干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水500-800毫升左右,文火煮粥。食之有健脾祛湿、养肝排毒的功效。
豆苗
豆苗有清肝明目的食疗功效,它含有大量的镁以及叶绿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而且其中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
忻州市卫生健康委王志斌李润收集整理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