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频道>>健康>>正文
高血压患者服药后头晕 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2025年09月18日 08时07分   大河网

□东明县第二人民医院 王丽

高血压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晕,可能隐藏着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体位性低血压虽不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那般凶险,却可能导致跌倒、晕厥等意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清晨起床时段是高血压患者服药后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发时刻之一。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长时间处于平卧状态,血液循环相对平稳。清晨起床时,身体由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重力作用会使血液在短时间内向下肢和盆腔聚集,导致回心血量减少。猛然起身极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使患者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清晨起床时切勿急于起身,应先在床上仰卧片刻,然后缓慢坐起,将双腿垂于床边静置1~2分钟,待身体适应体位变化后再缓慢站立,通过分步调整体位的方式减少血压波动。

服药后的剧烈活动时段也需高度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服药后血压得到控制,便可以随意进行剧烈运动,这种做法存在较大风险。服药后,降压药物会使患者血管扩张,此时若进行快速爬楼梯、搬重物等剧烈活动,身体的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血管进一步扩张,可能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同时,剧烈运动时身体的重心不断变化,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分布,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高血压患者服药后应避免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若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离开。

餐后起身时段同样是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时刻。进食后,人体的血液会向胃肠道集中,以满足消化吸收的需求,这会使外周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餐后胃肠道血流增加与药物的降压作用相互影响,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如果此时患者在餐后立即从坐位或卧位起身,体位的突然变化会进一步加剧血压波动,引发体位性低血压。为降低餐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高血压患者进食时应注意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不要立即起身活动,可在座位上休息30分钟左右,待胃肠道消化活动相对平稳后再缓慢起身,起身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突然站起。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