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在50岁之前,一直在湖南老家做木工,闲余时间才作画卖画贴补家用。
有一次,齐白石没有木工活,就又提上绘画工具到街上作画卖。他摆好长桌,铺上宣纸,一阵挥毫泼墨就画好了一幅《牛归图》:一棵垂柳,一头水牛,远处零零落落地三两棵小树,生动活泼而且意趣盎然。齐白石非常满意,可一个牵着水牛从这里经过的放牛娃却摇摇头说:“你们画家作画,怎么所有的牛都往人的方向走来,难道在画家的眼里,就没有往远处走去的牛吗?”
话音落下,围观者们都哈哈地笑了。齐白石觉得有道理,他点点头说:“娃子,你说得有道理,我重新再画一幅!”说完,齐白石一把抓起那幅墨迹未干的画,把它撕了个粉碎,然后重新磨墨作画。这一次,齐白石画的景还是同样的景,但水牛却换了一个方向,所以画上只有一个大大的牛腚,牛腚中间挂着一根牛尾巴,齐白石满意地笑着说:“这下好了吧,总算有了一头牛是往后走的!”没想到,那放牛娃还是不满意地摇摇头说:“不好,不好,牛头呢?牛角呢?”
“被牛身挡住了呀,所以我不需要画牛头牛角了呀。”齐白石笑笑说。放牛娃眉头一皱,又嘲笑说:“你这是一头死牛,活牛走路的时候也要摇头晃脑驱赶苍蝇,怎么能全部被挡住呢?”
齐白石细细一想,还是觉得放牛娃的话有道理,就在牛腚上面用淡墨加了小半个牛头,牛头上又用浓墨拖了一条牛角,结果不仅这头牛立刻“活”了起来,整个画面也变得更有灵气了,让人看着就有身临其境之感。放牛娃歪着脑袋看了又看,这才正儿八经地点点头说:“现在看上去好多了!”一句话引得围观的人无不哈哈大笑。
后来,这幅画成了齐白石最满意也是艺术界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价值两千万元的珍品。
齐白石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巨星,但通过他在面对放牛娃的嘲笑时一撕一改两易其画的事情中可以看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并不是天生的艺术修为,而是那种虚怀若谷的心胸——如果齐白石不屑于听取那个放牛娃的意见,又怎么会有这幅传世的名画呢?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