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我们一家三口去母亲家聚会,回家后正好赶上看第四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当“香”字的飞花令,从荧幕上盈溢一室清香之时,我的心已然飞进了这芬芳遍野的季节。
唐朝刘禹锡有诗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如若我生在唐朝,我一定深喜这样的景致。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这样一位美丽俊 俏 、眉宇间几缕闲愁的少女 ,院 中花朵缤纷灿烂和蜻蜓点水也不能解开她轻浅的愁绪,她的玉搔头上停落的蜻蜓为新 妆 增 添 了 灵动,她也丝毫没有察觉。此时的景已不是景了,多 了 少 女 的 妙曼,青春也被这景致点染上了生发的气象。正如白居易的诗句:“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我忽然领悟了古人的对话方式,满园馨香已从诗里涌动而出,遍绕全身。
春天的诗句中多以花色、植物为喻抒情或寄相思、或寄乡愁。我极喜欢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香 。 泥 融 飞 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与其说是诗,我觉得更像是画,一片春光明媚中,从天际 吹 来 的 丝 丝 微风,带着早春二月渐次争相盛开的花朵和草木复苏的气息,漫过了河边,涌向了溪岸,燕子也来了呢呢喃喃,鸳鸯也来了娇慵可爱。这幅春天好热闹,有静有动,有沙有水,和谐而优美,旖旎而动人。可是再美的景也抵挡不了思乡的愁绪,鸟很漂亮,花也美到出奇,可是也不能让我不思念故乡,诗人最后说:如果可以回去,他愿意用看到的所有美景来换。
冬与春的交替是兄弟的把酒言欢,也是知己的棋逢对手,在繁荣背后,在乡愁的间隙,在呢喃燕子回归的温存中,大地用自己的方式化开了冰冻。这时到郊外去吧,定会偶遇一缕独有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