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三立”人生说冯忠
2018年11月28日 17时16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代州冯氏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冯忠。儒家要求的做人之至是“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多数人三者难以兼备,有德少才者难于立功、立言;建立事功者未必有德;能立言者,也未必有德,未必能建立事功。而冯忠为代州冯氏家族中兼能“三立”的杰出人物,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也可以明白代州冯氏数百年兴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冯忠(1537-1600),字汝锡,别号金泉,人称金泉公,是由山东寿光迁代振武卫的始祖冯盛的曾长孙。盛生时,时生天禄,禄生忠、恩、惠、愈。母亲刘太孺人(以子宾期出守淮阳得诰封)生公前,“梦紫衣金甲神护一胡僧入内室,觉而生公”,“公生有异质”,“及长,风仪伟度,谨厚孝诚,为乡闾所重”,“其先世所遗庄在滹沱河之南,岁庚戌,虏入内地,蹂躏代郡,一酋(头目)于马上见云雾覆其庄,插一矢于其门,戒群虏毋擅入。他舍被焚殆尽,独公庄获全”。古人记述往往把人神化,墓志、墓表多有此语,今天读者不必当真。下边分三个方面记述他的生平。

一、立德

天性孝友。垂髫时(结小辫的幼年时),正赶上太孺人得了胃脘痛之病,公(称冯忠,以下同)对天泣拜,愿意吃素斋饭三年,步行到东岳泰山顶进香三次,“太孺人病遂愈,果如其愿”(《墓志铭》)。“三年犹一日,人皆奇之”。公年方二十,感慨世俗多邪门歪道,发誓兄弟不分家,他自己绝不私藏私存财物,而且此生不渝,至他去世都一直坚持,世人都称其难能可贵。尝言:“吾有亲不及定省,吾有弟不及合欢,乃私相饮食,吾何乐而好此哉!”他在南方客居经商,有稍好点的衣食,常要进献远在三千里外的代州的父母亲,不敢先用先食。好点的衣食供父母亲朋之外,其余就分与兄弟共之,不分你我。在父母亲先后得病后,公亲自侍候用药用餐,不假手婢仆,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不时号哭,祈求上天,愿以己身代受病痛。父母去世后都按礼式办好,还为父母丧吃素食三年。他起初经商资本不多,以后收入上万,都与诸弟均分,不因是自己经营所得而据为私有。弟冯愈壮年去世,公从武林驰归与诀别,治丧、祭祀也都极力从厚。愈有子才十二岁,有人主张分家让这个侄儿有点家产,公不答应,说:这孩子这么小,又是个孤儿,什么也不懂。他的那份家产不由我代为经营,还能依靠谁呢?公抚摸着侄儿的头哭着说:“孩子好好读书,期望你将来光大我门户!谋生的事不是你要操心的。”后来这个侄儿冯明期中了庚子科乡试亚元(第二名举人),公喜曰:“儿幸有今日,使余不负畴昔(过去)之言矣”。明期的儿子冯如京,官至江南、广东布政使,后代出了十个进士,算得上“光大门户”了。

厚待族人。经常周济他们衣物,每岁伏腊,常以衣廪给姻族之贫者,他说:“我丰彼啬,宁忍彼独戚戚也。”

自奉廉洁。“ 公性俭勤,栉风沐雨,罔避危险”。虽颇有钱而能忍诟节嗜,平日穿布衣,穿粗布鞋,吃粗米,心安理得。仲弟惠闻公病,从代州星夜驰至扬州,幸得一握手而别。比公不起,仲理盐事,查看兄之帐簿,出入款项笔笔清楚,仰面叹息说:“兄理南北盐事四十余年,而私帑(钱)如涤(清白),其心真不愧青天白日也!”

仗义疏财。处商界朋友如同骨肉,所到之处,周穷恤困,不以自己有没有推卸。戊子岁是大灾年,朝廷管盐务官员发文,不许以赈济灾民之事给盐商增加负担,也就是不摊派救灾任务,但他主动承担起赈济之任,慨然拿出自己的粮食赈济江都(扬州市,现江都区为扬州的下属区)三个月,民以其活者很多。凡戚里之待以举火及婚丧大事,在大道上设义粥(免费供过往穷人喝),掩埋路上无人认领的尸体,每月初一、十五看望监狱中的囚犯,免费提供药物给人治病等等。有次走到济宁,有骑马奔跑者,撞翻了一辆拉油的车,油全洒落在地,骑马人却不管不顾地跑远了,这运油人无助地哭泣。公可怜他,同情他,自己掏钱按价值补偿。蒲坂有个人本息还不了,公代为偿还。云中(大同)马君在扬州经商,与公为莫逆之交,马君家业半路衰落,死后,连棺材也运不回老家下葬。公抚养马君的家属,训育其遗孤,二十年如一日。甲辰年,马氏遗孤马呈秀科举得中,官做到上杭兵宪,撰写了报德碑记公言行传于世。

“万历初,形家言扬城水西下迅急,须浮屠以镇之,可利可第。公独捐资首鼎建焉。三载告成。大司马王元美王公为文峰塔记,首列公名。自庚辰以来,科甲蝉联,悉公培地脉之力也”。这段话讲公急公好义,首先出资,带动大家集资修文峰塔。

为人谦虚。“三请宾筵皆逊不往,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谦尊而光”。“公懿德种种,难以缕述。远迩高其谊焉”。州太守闻其贤,表其门曰:“儒官冯公,和顺成家”。太原抚军魏允贞给他门上写了“积德裕后”;雁门兵宪张维城表其庭云“仁者必昌”。这也被冯家以后发达昌盛的事实所证明。

公卒后,其侄子橧櫿入金坛籍,甲辰进士,官粤东学宪。“以公躬行仁义,亭亭物表,求之古先,亦难多得”,给公私谥(私自给逝者生平人格功业的名号)曰“孝介”先生,孝是忠孝,介是耿介、正直无私。

二、立功

少有大志。幼学儒,专门拜师,行动都遵循礼节,“比长,有四方之志。一日,废书叹曰:嗟乎!大丈夫何拘挛于句读为哉!人生戴堪履舆(顶天立地),仕则为朝廷襄助治理,商则为朝廷积财用,古不有阳翟大贾(吕不韦)乎,不有卜大夫(古官名,管阴阳卜筮)之成规乎?此两人者,吾重之慕之,可法也”。遂立志经商。他为人豪爽,正直而多情商,好义喜施,不恋恋于囊箧,像一般商人那样斤斤计较。实际上他是“儒商”,讲大度,尚诚信。当盐商后经常与同行们三日一小聚,借小宴以沟通感情,使关系亲密起来。大司马吴公奇其才,任以盐策(治盐务的策划),管理齐、鲁、淮、浙盐务十多年,后司马公年老,不愿经商,忠就按时把司马公投资的本利归还,分毫不曾减少。司马公赞叹说:“冯君真是商人里边的伯夷和叔齐啊!不是白圭卓郑(皆古大商人)之辈慎其所有、忠于职守那点智慧可比的;以后必定会更加昌盛的。”后来为盐董四十年,取予不苟;群商有事,都向公请教。为同业所推服,所敬重。冯忠的功业是为国家增加财富,也为冯家赈贫恤困,为自己教育子孙后代打下物质基础。

年老时,他的儿子冯宾期曾继任盐董,也卓有成效,被朝廷谒选为河东盐运副使,后为知州,很有政绩。

三、立言

冯忠对代州冯氏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把几十年极其丰富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与官、商打交道的体会,用儒家思想升华总结,写出了《冯氏遗训》,此遗训约五千字,后载入冯氏族谱,在族内印发,成为冯氏子孙的座右铭、传家宝。这也是冯氏家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冯氏后世子孙簪缨不绝,“著作勋名,后先辉映”(清代宰相史贻直对冯家的评价)的重要原因。曾任太原府丞的著名清官阎调羹盛赞这个遗训云:“颜氏家训,与千古闲有家者相为永之。及吾世而又读《冯氏遗训》,殆千古为两云”。意思就是:《颜氏家训》自古以来就是以那些家教良好的家庭作为永久教材的,我现在读了《冯氏遗训》,这大概是千古以来最可以与《颜氏家训》并列的模范家训了。他又说,汝锡公(冯忠的字)是代州冯氏良好家风的“木本水源”,像冯宾期这样的冯氏子孙所以能化家为国,就是汝锡公以严格正确的家训从根本上保护了他们的安全。“想其落笔时置字如神禹之铸鼎,练句如后夔之作乐,成篇如周公之致太平,岂独遗一家之训也哉!”“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组成,国以家为本,家以德为先;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冯忠的遗训不是为一家一户写的,是着眼于儒家修齐治平的宏大格局的,其核心和宗旨是“化家为国”。笔者认为,冯家永远不要忘记冯忠为家族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不要在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方面有任何松懈。

冯忠作《遗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能做到的才说,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平日严教子孙:“公居广陵,今日迎越士,明日延吴客,而肫肫以课子弟为务”,这是《遗训》的实践基础。

《墓表》末段话总结冯忠,非常精辟,引在这里:

“一命之士(朝廷命官),苟存心而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公身处里闬,之南之北,自食其力,而以其力济人之难,或活人于死地,或救人于迫境,蛊利而不积,悯乏而好施。孺人一心一德,孝友,肃雍,门庭闲雅,宗里归仁,使公得安位行志其事,功当何如?!”

“夫公与孺人所施惠爱煦(温暖)者,皆力不克报之人也,而皇天阴为之报。其子若鼎期辈,其孙若绍京辈,种种心色(性情),种种英发,无量度门(不可测度之大),随类普现,天之道也。异日者,跻膴(贵)仕,为我明一代世家贤族,冯氏之昌,岂容有涯哉!”墓表这段话情深理正,以洞察历史的眼光预示了代州冯氏的未来,丝毫不差。

忠之原配李氏,是雁门名族,婉顺贞洁,事公四十余载,享年六十有二,赠宜人,与公合葬。公贾游四十余载,敦请孺人南去,情意殷切。孺人竟不许,说:我专门侍候好公婆就足够了,况有几个儿子随在你身边可以调教,你可东南西北无牵挂地为事业奔走,我不去,你可自由自在地从事你的事业。并力劝公娶侧室。可谓通情达理,贤中之贤者啊!

及公病重,嘱咐几个儿子:江淮风俗奢靡,一定把我归葬在祖茔之侧。你们也要回山西做在籍的百姓,这才是长久之计。

继娶石氏,扬州右族,治家严肃,教子成名,享年六十有一,赠宜人,卒于淮阴,迁葬于扬州的盘古山西南。公生子七:长仕期,从公贾淮北起家,也成为富商,贡生,娶刘氏;次应期,内阁中书舍人,娶汤氏;次鼎期,考选推官,娶薛氏;次宾期,河东盐运副使,陈州知州,娶王氏;次晋期,后改名续文,过继为公大弟冯恩嗣,例贡生,娶沈氏;次彦期,太学生,娶乔氏;次荐期,庠生,娶杜氏;公生女五。去世时有孙八人。

公去世后,诸子应期等由广陵(扬州)扶柩至雁门北门外八里庄覆宿山祖茔,与孺人合葬。

大京兆(官名)沈光祚(任蓭)为之撰《墓志铭》,大中丞李汝培为之作“ 行状”,都勒石于墓道。赐进士、钦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汪宗友作《墓表》。还有林吉(字钟之)、孙嗣约合撰的《墓表》。《冯氏族谱》载有《墓志铭》和两个《墓表》。

赞曰:

孝亲友弟,和顺成家。

丕显儒道,“三立”俱佳。

德荫后人,功成大业。

遗训昭昭,继志不绝。

富而且昌,燕贻永乐。

瑞凤祥麟,翠松秀柏。

渊深流长,本固枝茁。

非第显宦,盖多贤哲。

忠之恩泽,光耀家国。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