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文为言华 诗为文髓
2018年10月28日 11时25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高志军

古文言言简意赅,而且充满了含蓄的意韵之美,而这种美集中体现在古诗文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至秋高月朗,便想起李白的诗,想起这位千年古人的经典绝唱。以文字排列组合的变化莫测,勾勒出一种醇美,总能勾起人们如水月一般清晰却伸手难掬的沉思。

高中时,读“昨夜西风凋碧树”,不明白“灯火阑珊处”的人生思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始悟有些境界“只可意会”。而王国维的“三境”似乎同时推开多扇感悟之门,“望尽天涯路”而感知几种维度,想细说却有诸多困惑,又繁缀难尽,用隐约的形象来比喻,则浓妆出百年名篇的华丽。后来读高适的诗,“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让我惘然,一些不甚相干的事物,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之间,也能架出思想的虹桥,却是“马非马,舟非舟”了,即使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幻化出一种难以捉摸,而组合的精彩、巧妙和对仗中,却有深度的文化内涵。清史稿中,一位素质能力低下的官员被参,弹劾的奏折以“偏听舛错,议请革职”来概括。如将那八个字译成白话,啰嗦半天,不仅阅者厌烦,效果也不如文言的精炼。

话语是寻常沟通的工具,由交流去认识世界。而文字的沟通范围无限,是文化、思想和哲学的理想载体,平常言语和文章是有重要区别的。语绪唠叨,冗言碎语,大多难得要领,导致言之无物、空话连篇、言不达意。文章应惜墨如金,字字珠玑,言简意赅,能让抽象的思想、笼统的事物简明化,使人在较短时间获得较多信息,且兴味不减。近代激烈争论文言和白话的抉择,一种社会深刻巨变中文化观、文化思想的对抗,根本的迫切是语法的延展和细致对接科学的具体和精微。而随着科技跃进和创造强大,我们有条件和能力去珍视传统典籍的璀璨和文法的精湛。在忙碌与学海之间,重新以与古为新的思想注目传统典籍的凝重、晦涩及简练,考量文辞的醇厚和韵味,于现代创作的郁闷或可启发文思的持经达变和别开生面。

闲阅诗经,其“以少总多”的文辞总让人联想很多,却是那样“情貌无遗”,其“一语双关”的含蓄隐晦,语意又是那么美妙,可谓中华民族说话艺术的典库。而诗词从唐宋的发扬光大到明清经典中的踵事增华,及五代时形成的楹联风尚,让诗歌辞赋赋予中华文道一种靓丽的特色,熏陶出民族心性的别样景观。如今信息的喷发让阅读应接不暇,但“短精快”的阅读,思想的浓缩和真理哲学的文采打包,节律对仗的意境优雅和情怀,便易流传和简明扼要的理解接受,仍是阅读的首选。现代阅读应多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反思文辞的无限稀释和延展带来的繁琐和乏味,正视传统文化中语言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简约凝炼,及运用精炼诗句和巧妙比喻传递哲学思想的方式,这对于升华现代文学,以及传承、弘扬中国文化艺术的理想境界,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传,孔子年过六旬重操琴,感念美妙的音律须有特定的辞律相匹配,感悟语言的极致和极限是无字的音符,无言的旋律更有风一样的韵律而余音绕梁,让人类的思想、精神和意念呈现出独特的感染和力量。他整理《诗经》时保存了风雅颂的众口相传,再修《易经》时保留了言辞的絜静精微。文辞的稀释和文字的简化是为文化的普及。而古今同月,将古老文辞视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种文化的倒行,而是感念文为言华、诗为文髓,追求于文化的基因中思悟文笔的大道至简。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