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欢欢喜喜过个年
2020年01月17日 11时22分   山西日报

我们的年,一般是从腊八节开始的。

腊月初八这天,天还不亮,婆姨们便煮好了腊八粥。孩子们起床,先盛上一碗,去给车、碾、磨及牛、羊、猪的圈门和花、果树贡献。“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燕京岁时记》对腊八粥如是介绍。也就是说,腊八粥是将这黄土地上生长的五谷、将黄土地上的所有精气在一个锅里汇集了。

腊八腊八,冻死哈巴。

哈巴告状,告倒和尚。

和尚念经,念出观音。

观音打卦,打下蛤蟆。

蛤蟆凫水,凫出小鬼。

小鬼磕头,磕出犁牛。

犁牛犁地,犁出谷穗。

谷穗上场,喜死老王。

孩子们的童谣神秘兮兮、韵味无穷,人在自然里,自然在人心里。人们对当年的总结和来年的祝愿,就在这甜甜香香的腊八节掀开了序幕。

“吃了腊八饭,赶紧把年办。”村村户户杀猪宰羊,粪堆上撒满了红红绿绿的纸屑,剪窗花的女人们开始展示自己的巧手艺。谁家的米酒发酵了,村庄里弥漫着一股股酒香;谁家正忙着蒸年馍馍,院落里腾起阵阵白气;谁家在装修房屋,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磨房里碾米压糕的一家接一家,缝纫部裁剪新衣的一户挨一户。店铺里的花炮最惹孩子们的眼,学校的操场上,村里的秧歌队正在加劲排练。

年年有个二十三,

灶王爷爷要升天。

有好马,有好料,

一路平安顺利到。

供上糖果嘴巴甜,

玉帝面前进好言。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灶王节”,传说各家的灶王这天都要起程上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报这户人家一年内的表现,以确定其下一年的祸福。因此,这一天的黄昏时分,每家每户的主妇都毕恭毕敬地将糖果献于灶前,给灶王爷点“甜头”,让他只拣好听的说;而后点上香,在剪好的纸马和谷草上洒点水,连同黄表纸一起烧掉,表示给灶王爷备好了骏马和草料。到了年三十,是灶王爷返回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迎灶”,将一张灶王像贴在整修一新的灶前,两旁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大红灯笼挂起来了,大红对联贴起来了,大红窗花亮起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成一片,年从孩子们的焦急期盼中翩翩而来了。

原本黄苍苍的山村,此时洋溢着喜庆和吉祥。“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孩子们衣着一新,三五成群自由自在地放鞭炮、玩游戏,除了跟着大人上祖坟烧一回纸,不会有人唤他们干什么活儿。老人们也换了新衣服,聚在向阳坡上,一边摆弄着旱烟锅,一边议论着一年的光景,你传我、我递你地品咂着年味、品咂着人生。

“宁教穷一年,不教穷一日。”大年三十这一天,是人们大快朵颐的日子:早上是“拴魂面”。面是用麦子、豌豆等五谷杂粮制成的,五谷是灵物,在人们眼里,它能避邪驱鬼,巫婆跳神撒五谷,迎亲坐帐撒五谷,老人出殡撒五谷。中午是炖羊肉,晚上是年夜饭。俗语说:“年夜饭吃饱,一年不饿;年夜饭吃好,一年不差。”因此人们的年夜饭是猪肉羊肉鸡肉、酥肉丸子小炒,七碟八碗摆上满满一桌子,一家老小说着笑着、吃着品着,饭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村庄。

“儿童强不睡,想守夜欢哗。”吃罢年夜饭,儿童们兜里装了鞭炮、手上拿了火香,东家进西家出;没有装鞭炮的兜很快也鼓了起来——装了家家的喜糖、喜枣。在热热闹闹的爆竹声中、在大红灯笼的迷人光彩中,他们自然是没有了瞌睡,始终保持着勃勃的兴致。

大年初一早晨,人们便开始走动、相互祝贺,你问他:“过年好!”他回你:“好过年!”小辈拿上礼品给长辈磕头拜年,老人给小孩一点拜年钱。早饭是扁食(水饺)粉汤,扁食里有包了硬币的,谁吃出来谁就喜气洋洋,觉得在新的一年里运气会不错。

正月初二,排门子的秧歌就过来了。“红伞伞抖动绿伞伞转,十七八的女娃搬旱船。”富户、穷家挨门逐户往过扭,秧歌队所到之处,人们扶老携幼倾家而出,看得眉飞色舞。

初五送“穷媳妇”。天麻麻亮婆姨们就起来了,将几日来积攒下的灰土装入垃圾筐,出门倒在野地里,放一串鞭炮,而后头也不回地返家。据说这样就可以摆脱“穷媳妇”的纠缠,变得富裕起来。

初七又叫小年。“过大年放大炮,过小年放小炮,枣核桃满炕跑,喜得娃娃满炕跳。”小年是仅次于大年的节日,挂红灯、放鞭炮、吃香的、喝辣的,样样不能少。

十五是花灯节,成千上万的农村人涌进城里,去走亲访友,更重要的是去观灯。“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乡村的年几乎已过罢,城里的年才刚刚到来。白天里,一支支秧歌队涌上街头、一台台戏曲在一处处公演;晚上,大街小巷彩灯高悬,猜灯谜、赶三元会,八方欢腾,真个是“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歌咏还相继”。灯海深处,情哥情妹携手流连;锣鼓起时,狮子旱船各显其能,几多欢欣、几多情趣,尽在月光下,尽在灯影中。二十三还是跳火节。白天,人们在野外捡拾柴火,背回来分成大小两堆,等到上灯时间,山村上下一片火光,映得满天通红。大堆火是供人跳的“人火”,小堆火是供鬼跳的“鬼火”,人是不能跳的,年老的有困难,就在火上伸一下腿;如果有外出的,就将其衣服取来在火上燎几下,还要将抹布、笤帚等也在火上燎一燎,叫“燎干净”,人们还要在嘴里念叨:“燎干了、燎净了,一年四季没病了。”火熄后,有的老人就用铁锨扬起火渣,扬火观年景。火渣落地时,据说会呈现出某类粮食作物的形状,就说明来年这种作物收成好,可以多种;火星落地后,孩子们争抢着去踏灭,一边喊着:“踏老鼠,踏老鼠,别让老鼠吃粮食。”

跳火结束后的另一项活动是“叫魂”,母亲叫儿女、儿女叫父母,一叫一答,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里传得很远,人们认为这样一叫,魂就不会跟着来跳火的鬼走了。

好日子一个跟着一个来,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在这天纷纷理发,求的是除去污垢、消灾灭病,从此扬眉吐气。中午吃一顿猪头肉,晚上勾罢灯转过九曲,锣鼓五音一住,年才算过完了。

向阳的山坡、枯荒的野草下,细看已有嫩绿的草芽生发。三三两两的农人,吆喝着驮粪的毛驴上了山。

新一茬庄稼就要落地了。热热闹闹的年里,人们相信,大红灯笼照射下的土地,一定会有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