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石花鲤鱼
2019年12月29日 11时38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陈秉荣

黄河鲤鱼与淞江鲈鱼、兴凯湖鲌鱼、松花江鳜鱼共称中国四大淡水名鱼,自古就有“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李白也曾留下“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的诗句,白居易更是在诗作中称其为“ 龙鱼”。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细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主要产于保德县天桥峡河段。

石花鲤鱼是黄河鲤鱼中的极品,因食石花草得名。石花鲤鱼所处河段地形复杂,过往粮船稍不小心便会触礁沉没,米粮落入河道成为鱼类丰富的饵料。所以,生活在这里的石花鲤鱼肉肥味美,赤眼金鳞,红鳍红尾,在古代被列为了进贡皇上的珍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鲤鱼就被当作贵重的馈赠礼品。据史书记载,孔子得子时鲁昭公便送鲤鱼作为贺礼,故孔子为儿子取名孔鲤。

保德石花鲤鱼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苏轼的小儿子苏过曾得到几条石花鲤鱼,并赋诗一首:

次韵承之乞鱼于保德

莼鲈一别信音疏,食指令人尽信书。

不是分甘慰愁思,临渊空羡计无如。

这首诗从思乡写起,用莼鲈典故联想到保德河鲤,间接赞美了石花鲤鱼的名贵。

石花鲤鱼到底何时成为皇家贡品,历史上并无明文记载,但在清朝康熙时期的《保德州志》中记载了胡洵阳的一段话:“ 保德,蕞尔边城,有何异产哉。以盆科为常食,用乾泥以救饥,民之穷可知也。独鱼颇肥,石炭颇饶,蔬圃略具,磁铁器颇适用。即受害无已时焉。顾鱼之取不取,其权在上,二百年来,仅见巡按陈公、刘公,巡抚沈公、魏公,严为禁止,乃未几渐弛。”胡洵阳,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任保德知州,据他所述,保德贡鱼的历史已有200 余年,由此推算应始于永乐初年。

历史上歌咏石花鲤鱼的诗作很多,有的夸赞石花鲤鱼肉肥味美,辽鲂洛鲤都不可比拟,有的介绍冰鱼制作过程。下面仅录两首,供读者赏析。

石花鱼

曹寅

唐贡称辽鲂,俗谣著洛鲤。

初尝石花鱼,入馔果腴美。

墨鳞三十六,聚族穴悬水。

啖花泳清晨,一网连数尾。

蒙赐石花鱼恭记

朱珪

黄河北复南,汇过保德州。

其地名天桥,鱼跃随逆流。

上者皆腾化,蹭蹬落泉幽。

米囊过峡下,迸撒如沸沟。

鱼食米而肥,噞喁粒漂浮。

其地朔风早,鱼者施网钩。

剖腹实以冰,三冬献冰羞。

恩赉逮臣家,恰当南至周。

持以供先祖,余庆蒙天庥。

石花鲤鱼生活范围局限,产量较小,不易捕捞,每年春汛期开河流凌的时候,部分鱼会被大水和冰块击晕,最后仅能捕捞到一两尾。即便是久居黄河之滨的保德人,莫说品尝,见过的也不多。由于捕鱼难度极高,官府要求上贡的数量又大,给附近一带的渔户带来沉重的负担。历史上有些比较开明的官吏,也曾为减轻百姓贡鱼负担做过一些努力。明万历十四年(1586 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陈登云严厉禁止保德州贡鱼,并将公文发给巡府和总兵,共同签署禁约,明确告诉渔户可以放心回家过安宁的日子。

在康熙时期《保德州志》中存录了他的禁约原文:

取鱼禁约

保、曲一带,河鱼颇称肥美。往往文武将吏,率多诛求于濒河之民,冬则浇冰于鱼,夏则盛鱼于筒。转相遗馈,职为厉阶。甚有以一鱼之微,而费一牛之价。抑间有因鱼之故,而使民荡产倾家者。兴言及此,则此鱼诚地方之祟哉!然以口腹之故,累其民,仁人必有所不忍矣。为此,会同抚镇各衙门,严行禁约。先将打捕鱼户尽情裁革,省令宁家。不许沿边将领,以及司道等官,故违复取,务要永远遵守,以苏民困。

之后历朝历代虽没有彻底禁绝贡鱼,但多少缓解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保德州的贡鱼历史才彻底结束。

通过查阅文史资料可知,品尝过石花鲤鱼的官僚不计其数,官职也是有高有低:内阁中书、内阁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纂修宫、户部尚书、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按御史、翰林院检讨、山西布政使、河东廉访司佥事、太原税监、直隶州同知等。可想而知,在当年,一个小小的保德,要满足各路神仙的口福,何其难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