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原平有山曰“明镜”
2019年09月24日 17时17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站在明镜山前,仰头看天,初秋的天空旷远而瓦蓝,远处有一团团云朵飘过来。回望,刚经过的峪里村已经被树木和稼禾掩在了后面。山脚下是不规则的农田,有的种着玉米,青绿的秆上长着已经吐穗的棒子;有的栽着梨树,有梨农正头戴草帽,身着长衫,采摘树上的果实。

站在这个角度环顾明镜山,只见其呈羽翼一般的山峰向两面延伸,山岩裸露,植被稀疏,只在中间部位呈现出不同寻常的面貌。这里的山岩泛着浅粉的颜色,在茂密的松柏林中若隐若现,引人越发想去探个究竟。明镜山原先叫磨笄山,也叫摩笄山。

相传,春秋时赵国最有实力的是晋卿赵简子,他一直想成就霸业,把赵国发展强大,成为大国之君。其时,赵国的疆域想要扩大,必须北扩,而北扩就要把代国灭掉,然后才能从代国再往北发展。于是,赵简子采取了政治联姻的办法,把女儿嫁给了代王。但赵简子不幸去世,其政治抱负只能由其子赵襄子来实现了。赵襄子在代国和赵国交接的地方设宴,请姐夫前来赴宴,结果趁代王不备用器具击杀之。代国夫人闻讯十分悲痛,从头上拔下簪子自杀身亡。后人称其为“磨笄夫人”,其自杀时所在的山也改叫“磨笄山”。这段典故出自《史记·赵世家》。

太史公只写到“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为了纪念代国夫人,同川境内的这座山早先就被称为摩笄山。后来,因地方方言的语音错讹,摩笄山便演变为明镜山。

沿着山脚下的一条羊肠小道向明镜山进发,眼前的山色如涂抹了浓稠的水彩颜料,从树木枝叶和草本植物上散发出的气味瞬间袭来,扫去了身上那从山外带来的燥热,浑身上下有一种通透的舒畅。山道曲曲弯弯地向上延伸,一簇簇的灌木夹杂在松柏中,拥堵着前行的路。拨开灌木,脚下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道。山道的尽头,是一个相对宽阔的地域。树木愈发繁茂,怪石愈发密集,空气清新极了。

一处花纹突兀的山岩,堆积在山坳左侧,十分醒目。就在它的旁边,一块状如椅子的山石空悬在那里,早有人端坐其上,双手合十,闭目养神。

一泓泉水不知从上面的什么地方悄然沁出,在这个宽阔的平台上作“三级跳”,汇成上中下三个水潭。最下面的水潭里长满了苇草,水面上浮罩了一层绿苔;最上面的水潭好像失去了依凭,难以聚水,只余空潭;中间的水潭泉水丰盈,清澈见底,光可鉴人。

蓝天和白云映在了水面上,这岂不就是那“明镜”?

这“明镜”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早很早以前,天宫里的三个仙女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她们发现在一座绿树环绕的大山脚下,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形成了三个自然的水潭。这里风景秀美,环境宜人,是一个不染纤尘的人间仙境。三位仙女心中大喜,便来到水潭边,嬉戏玩耍,尽情地沐浴。

她们惊异于人间的美好和自由,打定主意再不回天界,便在这山脚下建房修院、耕田种地,过起了人世间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天兵天将强制她们回归天庭。她们走后,那三个水潭便成了三面镜子。从此以后,这三面镜子把整个同川照得昼夜通明,人们遂称之为明镜山。

如今的水潭虽然很小,但有水就有宝气、灵气,人们自然喜欢。

明镜山真的好神奇,只在这一道山涧内便融汇了嘉木、峭岩、芳草、怪石……身处幽境,从草木的空隙向上张望,有了继续攀登的欲望。顺着这个山涧向上攀爬,一会儿绕开柏树,一会儿向右迂回,一会儿跨过碎石,步履艰难,让人气喘吁吁,感觉脊背上汗津津的。蹲身在树荫下歇一歇,山风从鼻翼上轻轻掠过,一阵凉意沁人心脾。

明镜山,当我们走近它,领略它的美,就油然生出热爱家乡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情愫。杨晋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