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游石钟山记
2019年09月24日 17时16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高定存

苏轼的《石钟山记》读过无数遍,直至上庐山,方知其就在庐山脚下,有点惊喜。从庐山下来,径直奔往石钟山。

长江好似一条藤,鄱阳湖宛若藤上结出的一只大瓜,石钟山就守在瓜把处,具体位置是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一座石灰岩小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面积0.2平方公里,钢钉一般插在江湖中。我们去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刮着大风,没有游客,门票20元。

滕王阁以王勃而名,石钟山以苏轼而名。虽然这座石灰岩小山所占地形特殊,扼守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点,自古兵家必争,但倘若没有苏轼的《石钟山记》,断然不会名闻天下。

进山门,首先看到的便是苏东坡的石雕像和碑刻《石钟山记》,旁边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灰石,已被游人击打得满身伤坑。我也捡石击之,果然不同部位发出不同声音,好像在印证《石钟山记》里面的“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家乡遍地石头,我对石灰石甚为熟悉。眼前这块石头所以能击打出不同声音,是因为质地不均匀,所含杂质太多,远不如家乡保德县的石灰石纯净。

石钟山上有不少故事,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出没此山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而今这些故事被提炼出来,用亭台楼阁庙宇碑刻加以展示,显得此处地理位置紧要,人文历史厚重。一圈转下来,感觉确实比滕王阁内容多,可惜的是有两个重要看点没看成。

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处,江水浑浊,湖水清碧,二水结合时会出现一条奇妙的界线,类似于泾渭相交,人称“江湖两色”。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天阴欲雨,风大浪急,视线不太好,没能看到几里以外的“江湖两色”景观。

石钟山临水一面为绝壁,壁上有一洞通上来,原有石阶可下到水边。石洞旁边有说明,当年苏轼和儿子苏迈就是从这里下船考察的。可惜因为有落石,通道被关闭,我们没能下到水边去看看。

石钟山因何而得名,至今尚无定论。有说因其形状像石钟,有说因其能发钟鸣声,有说冬天水位下降后,山脚会露出一洞府,可容纳千人,其形状如同钟的内堂,故而以“钟”为名。几种说法似乎皆有道理,不好评判。

游览石钟山也请了导游,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解说不错。在《石钟山记》碑刻前,她逐段朗读原文,然后再做解释,最后特意点出,这篇文章所以能传遍天下,是因为说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也就是文中这一句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导游姑娘所说,也是历来教科书之观点,我对此则不以为然。《石钟山记》所以能流传千古,不是因为说出了什么深刻的大道理,而是因为其文辞绝美,耐人玩味。

天下至理,并非无穷,常用常循的,也就那么多条。古往今来,人们说来说去,绝大多数都是在重复。“事非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道理在苏轼之前已有无数人说过,苏轼之后又有无数人重复过,现在依然有人在经常念叨。但众人说出来无声无息,几乎就像废话,苏轼写出来则成了经典,这就是名人效应、美文效应。人们喜欢《石钟山记》,欣赏的是其独特的结构和生动传神的语言,而不是那一番大道理。我甚至臆断,当年苏公写这篇文章之初衷,也就是要记述月明之夜大江探险的过程,进而考究石钟山名字的来由,并非要论述什么大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句只是行文所至,信手拈来而已,就像写“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一样自然。倘若苏公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写成一篇八股文,观点依旧,但文章还能流传至今吗?

好文章原本浑然一体,最忌肢解提炼,但一些文章偏偏喜欢提炼,庖丁解牛一般,非要弄出个主题、意义之类,最后只剩几根干骨头方罢。圆润饱满的《石钟山记》,最后被提炼成一句“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我个人认为索然无味矣!

石钟山千古不移,《石钟山记》千古不朽,后人观之赏之,于天下事理各有领悟,实在不需要去总结什么道理之类。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