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追寻久远的记忆
2019年06月27日 17时53分   山西新闻网

与王文君副社长相识已有好些年头了。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由宁武县调到地区煤管局工作,他先我由保德县一个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上考入忻州日报社。因我和报社的同志来往较多,自然也就早早结识了他。之后,陆续在《忻州日报》《山西日报》《人民日报》读了很多他的文章,便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近20年来,文君一直从事和分管报社的行政、党务工作,事务繁忙,但他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停下,常挤时间参与新闻策划和采写报道,尤其喜欢查证、挖掘历史人文典故。一沓沓、一摞摞资料存放在他的桌上。经过六年多时间的查阅、考证、推敲、琢磨,一套沉甸甸、装帧精美的《话说忻州》由三晋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11篇120多万字。省政协副主席姜新文作序,著名书法家赵国柱题写了书名,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1000多张照片,配在一页页文字中,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话说忻州》全面系统地再现了忻州的山川河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名门望族、名人故里、名诗名作,是一张宣传忻州、认识忻州的精制名片,也是一部读懂忻州、深研忻州的百科全书。

开篇之作《走进忻州》用浓重的笔墨对忻州市的概况及14个县的县名来历,引经据典,作了深度论述,紧紧扣住了你的心弦。让你看完一县又一县,翻了一页又一页,文辞活泼,清爽怡人,完全没有读志书苦涩无味的感觉。

宁武县名的来历,自然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在这里作者没有简单照搬以往的一些“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的说法和版本,他写道:“北魏并无广宁、神武二郡治理此地。”宁武作为行政建制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宁武军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李国昌欲父子并据两镇,得大同制书,毁之,杀监军,不受代。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这个宁武军经胡三省考证在现宁武县境内。以上说明,唐朝就有两个宁武军,一个在今河北,一个在今山西。这种称谓更倾向于带有政治含义。在仔细考证宁武的建制沿革后,作者大胆得出新的结论,“宁武”二字为“宁息武事”之意,表达的是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意思,是一个有政治寓意的地名。宁武真正作为一个地方的地名,是在元朝出现的,元立宁武屯,明先称宁武关,后设宁武道,清雍正三年正式置府。

第六篇,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详述了忻州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院文化。这些名门望族给忻州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远不可估量。战国李牧、两汉班氏一一来到他的笔下。明代宁武的“进士之家”,在此之前从未独立成文。原因是除“府志”寥寥几笔,再找不到更多的文字记载。文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跑陕西,下太原,到宁武,进宁化,查资料,访老者,终于为一家四进士的潘家写出了一篇启迪后人的好文章。他写道:“一个女人支撑的家庭,仕进功名如此集中,官位成就如此之高,就目前所知确是忻州市域史无前例第一家。”

也许是曾经与煤结缘的原因,退了这么多年,煤矿的发展、矿工的生活,仍然牵挂着我。读到第九篇《诗咏忻州》,我惊奇地发现了一首专写煤炭的诗《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是明代名臣于谦的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煤炭的燃烧来表达忧国忧民、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思想。“以煤炭入诗,在中国文人士大夫中可谓凤毛麟角。于谦这首诗,实在算得上我们三晋古典诗词宝库中难得的珍品。”吟诵之时,煤炭工人头顶矿灯,身穿工作服,腰系自救器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

选诗容易,注释难。文君选的几十首诗词,每首下面都有一段《背景与赏析》,介绍了诗人的基本情况、写作背景和诗词的主要内容。令人读起来省时、省力,琅琅上口。

也许是对人文历史的共同爱好,我们两人常有一些交流,文君要出书的想法,很早就告诉了我。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他查阅了《山海经》《水经注》《资治通鉴》《宋史》《辽史》《金史》《明史》《清实录》等102部史书。书从何处来,时间哪里找,他的这份坚持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边查书,边走访座谈,真是下了不少苦功。我几次问他书的进展情况,他回答,要出就出一部精品。

果然,这是一部精品力作,对忻州的历史传承可谓贡献巨大。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