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博物馆里的“古人春游指南”
2025年04月11日 08时39分   人民网

春光对于人们的吸引与召唤,古今相通。

不少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件文物,仿佛是一本本“古人春游指南”,数千年前的春日派对,今时仍然令人赞叹。

春日出游必备的野餐垫,在古代长什么样?先秦时期,古人习惯席地而坐。人们出游时,或会携带竹席和压席角的铜镇。在湖北省博物馆,就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竹席和铜镇。

“箱子一拎,说走就走,这也太方便了吧!”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来自贵州的游客在2400多年前的食具箱和酒具箱前赞叹不已。曾侯乙墓出土的这组食具箱和酒具箱,容积不大,器物放置有序,箱上有用于拴绳的铜扣,便于打包、移动。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一套彩绘漆木方格纹酒具盒,盖、器作子母口扣合,器内分割成4段6格,放置盘、壶、耳杯等成套酒具,便于携带和使用。

博物馆里的繁花世界,同样圈粉无数。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累丝镶玉嵌宝双鸾鸟牡丹分心,在明代宫廷高定工艺加持下,牡丹愈发雍容华贵。武汉博物馆藏清代青玉“童子牧牛”摆件,一赤足顽童骑于牛背上,手持横笛,昂首前眺,似在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从文物中“脑补”古人春游的松弛与自在,是不是惬意与浪漫的具象化?

(鲁黎、黄敏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0日 13 版)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