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让“大美中国”成为旅游最强劲的活力
2024年01月22日 09时44分  

一开年,随着“尔滨”爆火,各地文旅部门也开始“花式整活”。河北、吉林文旅“听劝”式改名,河南、山西文旅密集更新视频,还有山东文旅“土味”喊麦引发各地效仿……文旅部门纷纷努力推介,希望在流量时代赢得“注意力”这个稀缺资源。

但热闹之下,也激发了笔者的思考。目前,各地在文旅营销和宣传上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比如,多的是萌态、俏皮的语言表达,少的是在挖掘、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色方面下功夫;多的是视频数量、花样上的比拼,少的是对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介绍。个别地方采取一些博眼球的行为,也有用力过猛甚至走偏走歪的嫌疑。

其实,要想做好营销,何必只盯着一些表面上的热闹,围绕我国的大好河山、特色美食、历史文化,尤其是独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资源做好推介,就会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云南文旅推出了一则视频,讲的是德宏、楚雄、西双版纳、迪庆这4个地方。不同的是,视频中,着重突出的是这几个地方无可替代、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的动植物标签。比如,德宏是全国唯一分布有五种犀鸟的地方;楚雄有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绿孔雀;西双版纳是我国野生亚洲象数量最多的地方;迪庆有着世界上栖息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收获了观众的赞叹。

难道只有云南有这方面的优势吗?当然不是的。我国拥有复杂多样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自然风光独一无二,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全球领先。名山大川、“明星”物种对人的吸引力自不必说,“当然要去22℃的大连看海鸥啦”、“上海落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居”、“此生一定要去新疆看一次胡杨”这样的报道,亦展现了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吸引力。

更何况,我国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更是给文旅宣传提供了新的加分项。“华北明珠”白洋淀、故宫上空璀璨的星轨、北京PM2.5数据变化趋势图、已成为市中心绿地的上海桃浦工业园区,以及长江江豚、麋鹿、黑嘴鸥、中华秋沙鸭等近年来保护成效显著、与人和谐相处的物种及其背后的故事,都可能成为人们对这个地方心生向往的期盼与理由。它们才是围观的热闹散去之后,真正吸引游客而来的价值所在。

希望各地文旅部门能看到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动植物宝藏,通过多样的方式,让“大美中国,人与自然诗意栖居”成为旅游活力中最生动、最强劲的那股力量。

(据《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